中国女子冰球队时隔12年重返冬奥赛场,队员们敢于拼搏、不畏强敌,全力以赴为国争光。
冰球是冬奥会最具看点的竞技球类项目之一,也是最早列入冬奥会的比赛项目。1920年4月20日至30日,瑞士、比利时、法国、加拿大、美国、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等七个国家运动员参加了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第七届奥运会冰球比赛。本次比赛和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的第一届冬季奥运会都极大地推动了冰球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冰球真正登上国际赛事舞台前,已经在中国北方城市得到较大程度推广。1910年前后,冰球运动随着一些来京的外国人一起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冰球项目曾盛极一时,尤其是北平出现了备受全国媒体关注的五校冰球锦标赛。不仅如此,当时北平冰球队与天津冰球队的频繁互动,助力1935年华北首届冰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
从东交民巷的“洋”运动到清华——燕京冰球赛
西方在京人士举办的冰球赛事和《字林西报》《大陆报》等英文媒体关于奥运会冰球赛事的报道,推动了清末民初冰球运动在北京的早期发展和传播。《字林西报》1910年2月19日刊登《ICE-HOCKEY》一文,介绍了当时在京西人中“北京俱乐部”(The Peking Club)和“美国使馆卫士”(The American Legation Guard)两支冰球队,以及两队在美国使馆溜冰场举行的比赛。该文是较早的一篇记载关于中国出现冰球运动的历史文献。英文报刊《大陆报》1913年2月22日也曾有类似报道,在北京的美国溜冰场于同月15日再次举办了一场“华北冰上运动锦标赛”,参加者为各国在京人员,美国海军队获得冰球比赛冠军。该报1920年4月28日至30日,曾接连专门报道第七届奥运会冰球比赛情况,是较早将奥运冰球赛事文化传播到中国的媒体。
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是近代北京冰球赛事兴起的重要推动力量。与外籍人士接触较多的新式学校中的师生,则是较早的冰球运动者。1928年2月1日《北洋画报》刊登了近代国人举办的第一场有史料可考的冰球比赛照片,比赛地点在燕京大学,两支参赛队伍为同处于城市西北郊的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冰球队。从图片可以看出,冰球场两侧站立的观众数量超过40人。由此可见,当时冰球并非仅限于少数参赛队员的游戏。
1928 年清华大学与燕京大学的冰球比赛(图片来源:林悦明,《清华与燕大之冰球比赛》载于《北洋画报》,1928 年第158 期,第2 页)
平津埠际冰球赛事
1918年,在京津两地的西方人开始组织固定的两地冰球比赛,“有西人冯顿者,于一九一八年起始,发起平津埠际冰球赛”,这一赛事开始后受到外籍人士的欢迎,并演变为年度固定赛事。此一赛事对古都冰球运动的兴起产生了积极影响,到 1929年,北平的国人冰球队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与外籍人士接触较多的汇文学校、美国学校的冰球运动报道,经常见诸于当时的相关文献档案史料。
随着冰球运动在平津两地大中学校的发展,燕京大学、南开大学的两只冰球队1929年开始尝试在北平、天津两城市之间举办冰球访问赛。1929年1月19日,一场天津中西联合冰球队与北平冰球联合队的比赛,掀起了近代平津埠际冰球大战的序幕。《北平日报》报道了这一赛事:“此种比赛,极饶兴味,比赛地点在东交民巷内法国冰棚,为限制起见,售票一元,为优待我国人士起见,特售半价可在青年会购票”。同年2月,燕京大学冰球队访问天津,《益世报》报道:“北平燕京大学冰球队在平津一带久负盛名,该队今年曾战败北平华美学校及北平美兵队,因该队队员多为新学生,故该校拟在寒假期内组织‘燕大旅津新学同门队’,现正在筹备,不日将来津地,与各团体作友谊之比赛。”1929年12月31日,南开大学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球类运动联队,包括足球队、篮球队和冰球队,上午九时,车赴平,到访清华展开友谊赛。
1933年前后,天津的白熊、魔鬼等冰球队也纷纷到北平进行比赛。1932年12月30日《大公报》报道:“本市白熊冰球队定于本星期六(三十日)下午快车去平,下榻椿树胡同刘宅,将于(与)平市劲旅:中德、冲寒、燕京、清华等队作友谊比赛。”
1930年后,随着冰球运动在北平、天津等地的发展,平津埠际冰球赛开始超越外籍人士群体,逐渐吸引国人的关注。从1933年开始,国内很多知名报刊纷纷报道平津埠际冰球赛。除北平、天津两地的《世界日报》《世界画报》《益世报》《大公报》外,上海的《申报》《新闻报》《民报》和南京的《中央日报》都曾报道这一赛事。1934年大部分报纸称这一比赛为“瓦尔顿杯”,1935年大部分则改称其为“华顿杯赛”。在平津埠际冰球赛举办前,北平和天津分别选拔最优秀的冰球运动员组队,其中大多数为国人。平津埠际冰球赛每年举行五次,地点主要为北平的中德溜冰场和天津的英国冰场。为保持比赛在两个城市民众中的影响力,每年的五次比赛在北平和天津分别举办二至三场。平津埠际冰球赛商业化运营至1934年前后已日渐成熟,每场比赛公开发售门票。为充分吸引观众,比赛时间一般选择在周六晚上和周日即市民的公共休息日举行,这充分考虑了当时市民周末仅休息周日一天的情况。
平津埠际冰球队间的互动赛事不断发展,加之两个城市间各类冰球友谊赛的举办,推动了冰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日后举办更专业、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冰球赛事创造了条件。
1936 年的燕京大学冰球队(图片来源:《燕大冰球队无往不利,你瞧这个》载于《燕大年刊》,1936年,第138 页)
北平五校联合冰球锦标赛
随着冰球运动在北平不断发展,各种冰球团体与赛事也不断涌现。1930年冬,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五所高校联合成立“北平五大学体育会”。1932年,北平五所大学体育会正式将冰球纳入联赛项目,五支冰球队包括清华、燕京和辅仁三支大学冰球队和汇文中学、美国学校两支中学冰球队。1932年1月至2月间,北平五校联合冰球锦标赛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冰球队夺得冠军。当时北平著名的《世界日报》曾模仿章回体小说形式,报道了1932年2月4日在东交民巷法国冰场举行的清华大学与辅仁大学冰球队对战的情形:“裁判员号角一吹,令旗一摇,双方即开始交起手来,清华辅仁实力本来半斤八两,你攻我打,你溜我滑,双方虽大战数百回合,并不能分出谁胜谁负。上半时看看就要终了,清华张龄佳沉不住气,匹马单枪,就闯出阵来,其势汹汹,辅仁难于抵抗,张遂乘机攻入一球”。
由于当时在国内冰球锦标赛尚属少见,所以比赛一举办便引起了北平、天津、上海等地众多报刊的关注,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推动了冰球运动的发展。五校冰球赛结束后,鉴于城市冰球比赛关注度大涨,又接续举行了在北平的其他学校冰球队、外国人冰球队及天津地区冰球队与五所学校冰球队或联队的比赛。最著名者为五校联队对战由外籍人士组成的中德冰球队。该冰球队当时实力强劲,为应对这一强大对手,五校决定联手,从各校中选出最强队员9人与之对抗。比赛结果,经过锦标赛历练的联队最终战胜了中德冰球队,获得冠军。
北平五校联合冰球锦标赛从1932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因在平高校的迁移而被迫中止。五校联合冰球锦标赛不仅是五所学校间的冰球赛事,而且形成了带动年度北平城市冰球赛事发展的一种联赛机制。在这一机制推动下,以高校为引领的冰球运动形成热潮。
走向专业化的高校冰球队
1934年,燕京大学的冰球队在组织、训练和场地等方面均已相当成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燕京大学冰球队已经有了服务冰球锦标赛事的专业行程设计。1934年12月至1935年初,燕京大学冰球队的赛事行程包含两项重要内容:第一为参加北平的五所大学冰球联赛;第二为寒假出征津门,与天津的各冰球队比赛。1934年前,燕京大学已组建了大学冰球会,负责聘请顾问和干事、选定球员、安排赛事行程等。冰球会对队员参加训练有严格要求,“练习时间无故不到场者,处以相当之罚金”。清华大学与辅仁大学在冰球组织方面虽相对弱于燕京大学,但大体的组织筹备较为相似,已朝着较为规范、严格的体育赛事方向发展。
首届华北冰上运动会冰球赛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清华、燕京、南开、辅仁等平津地区高校的带动下,冰球运动从最初小规模的大学校际对抗赛,逐渐升级为城市内部颇具专业性的锦标赛。与此同时,平津间冰球赛事的联系不断增强,为冰球项目登上1935年首届华北冰上运动会赛场创造了条件。
1935年首届华北冰上运动会的冰球赛,从裁判员到运动员均与北平、天津各大学和中学密切相关,参赛的北平、天津和河北三支队伍中的队员大多来自燕京、清华、南开、辅仁等大学的冰球队,很多裁判员为这些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师。1935年1月18日《华北冰运各单位实力观》一文,更是一语道出首届华北冰上运动会的北平队成员“集燕京、清华、汇文三校之精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燕京、清华、南开等高校主导下形成了专业的锦标赛事,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锻造出多支高水平参赛队伍。全面抗战爆发前,平津地区也在这一股力量支持下,一度出现冬季冰球赛事热潮。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在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当我们观赏冬奥会精彩冰球赛事时,追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冰球赛事,不禁无限感慨古都北平与冰球的这段百年不解之缘。
作者/李志成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