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筹办奥运会,带动国家、区域和主办城市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奥运会的重要目的和功能。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中国冰雪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北京冬奥组委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冰雪产业快速增长 广州打造湾区“白色经济”
今年1月,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社会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包括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七个单册遗产报告。在经济遗产报告中,北京冬奥组委以详实的内容与过硬的数据展示冰雪产业以及市场开发的成果。
在冰雪运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发展战略的带动下,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冰雪场地设施快速增长,冰雪活动类型日益丰富,覆盖人群范围逐渐扩大,初步形成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冰雪产业体系。截至2019年底,中国冰雪产业规模约为4235亿元,比2015年冰雪产业规模2700亿元增长56.85%。
在冰雪场地设施建设与运营上,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推动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截至2021年初,全国已建成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
截至2020年,北京市共有室内冰场50座、滑雪场21家。张家口冰雪场地设施日趋完善,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冰场雪场29个,其中大型滑雪场9家,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崇礼建成京津冀区域独一无二的雪场集群,万龙、太舞、云顶、富龙四家滑雪场入围 “2020年全国滑雪场十强”。
南方城市冰雪场地设施布局在不断加快,尤以上海、重庆、广州等地为代表。广州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融创雪世界,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主题乐园之一。
广州融创雪世界建筑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常年温度保持在-6℃,雪厚50厘米,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滑雪场,拥有5条雪道的滑雪区与冰雪游乐区两大区域,已成为广大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又一大聚集地。自2019年6月开业以来广受欢迎,到2020年9月底,广州融创雪世界成为全球最快突破百万客流的滑雪场之一,目前累计客流量超180万。
融创雪世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白色经济”,以助力冰雪产业壮大的方式持续推动华南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开办滑雪学校,举办冰雪运动的体验、培训,创粤港澳冰雪论坛,提供滑雪赛事支持和服务,成功打造出“滑遍四季”的全新的大众冰雪赛事IP“粤港澳大湾区滑雪精英挑战赛”(大湾区首个高水平滑雪赛事),通过冰雪运动进校园暨青少年滑雪竞技校队组建活动筹建校际联赛助力广州花都区打造滑雪运动强区等。
同时,广州既有着融创这样的强势新品牌,也有着冰雪产业的默默耕耘者与坚守者,广州一些真冰场,例如正佳广场的冰河湾真冰场、百信广场的全明星冰场、奥体优托邦的活力真冰溜冰场等,近年来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热情投身到助力北京冬奥、大力发展南国冰雪运动的洪流。
冰雪旅游投资热土 广东位列全国前三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冰雪旅游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冰雪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冰雪旅游和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持续稳步增长。冰雪旅游市场潜能进一步激发,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正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16~2017年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2700亿元;到了2020~2021年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
其中,北京市延庆区的“冬奥、长城、世园”三张金名片联动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16~2020年旅游收入累计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30.3%,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民宿发展扶持政策,发起成立北京市首个民宿联盟,建成北方地区首个民宿集群项目,打造精品民宿100余家、建成民宿小院376个,成为首批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张家口坚持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建成4A级景区1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全季全域旅游新格局初步形成。
冰雪旅游的热度不仅体现在消费端,还体现在供给端。据统计,2018~2020年,全国与冰雪旅游相关的企业注册比例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加。2019年中国冰雪特色小镇数量接近40个。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2020年,我国冰雪旅游的重资产投资项目规模将近9000亿元,其中2020年有3000亿元。从投资额度分布来看,吉林省、湖北省、广东省位列前三位,其中,湖北省、广东省两省的投资规模近千亿元。南方传统冰雪旅游客源地逐渐成为新兴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同时, 也成为冰雪旅游投资的重要区域。
此外,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 作为冰雪运动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冰雪会展业蓬勃发展,形成多个国内外知名冰雪会展品牌,多种形式的冰雪博览会、交易会、展览会、论坛、峰会等不断涌现,带动冰雪产业与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多次举办冰雪论坛,从2018年开始,“冰雪运动产业论坛”每年都会成为广东体育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包括“冰雪运动”“赛事与文化”“大众冰雪”“冰雪进校园”“跨界选材”等,多角度探讨南方冬季运动领域的发展经验,展示广东冬季运动产业的最新成果。最近两年更加推“粤港澳大湾区冰雪论坛”,就粤港澳大湾区冰雪运动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进行探讨,并发表了粤港澳大湾区冰雪产业联合宣言。
创新市场开发机制 吸收资金力量参与
成功的市场开发是办好冬奥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北京冬奥会的市场开发坚持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的理念,积极创新市场开发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筹办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服务保障,为中国企业增强实力、走向世界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将北京冬奥会品牌价值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充分结合,实现共赢发展。
赞助征集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合理统筹筹办需求,在保持银行服务、航空客运服务、乳制品、体育服装、通信服务等25个传统赞助类别的基础上,贯彻“绿色办奥”理念,助力科技冬奥进程,吸引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民族品牌企业参与冬奥筹办,协调国际奥委会创设了城市更新服务、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创意光影秀服务、发电、生物可降解餐具等11个奥运赞助新类别,征集到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符合办赛需求的赞助企业。
北京冬奥组委合理回应市场诉求,采取推动第一、二层级赞助企业征集,先后促成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同时签约成为官方油气合作伙伴、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同时签约成为官方啤酒赞助商,扩大了企业参与奥运的机会,也增加了赞助收入。
北京冬奥会赞助计划是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计划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计划启动以来,已有中国银行、伊利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国航、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金龙鱼、中国联通等10家企业成为“双奥”企业。这些企业曾经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如今时隔14年继续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赞助商。
2018年7月,北京冬奥会特许经营计划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底,先后开发16个类别的5000余款特许产品;在19个省区市开设190余家特许商品零售店,在280余对高铁列车上设置覆盖31个省区市的特许商品销售渠道。特许商品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宣传展示平台,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还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北京冬奥组委通过公开征集,目前已确定特许生产商29家、特许零售商58家,开设特许零售店190余家,并在天猫平台开设“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
专家说
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
5000多款特许商品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在市场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以“积极创新机制,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完成了里程碑任务,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挑战。到目前市场开发工作比较平稳,总体上完成了预期的任务,挺不容易的。
北京冬奥会签约45家赞助企业,包括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赞助商11家、官方独家供应商10家、官方供应商13家。赞助企业征集程序共有十个步骤,从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市场开发计划协议》、奠定市场开发合作基础、与潜在企业沟通赞助合作意向,再到召开赞助征集评审会、合同谈判,均体现了赞助企业征集过程的严谨和严肃。
希望冬奥特许商品成为一个载体,讲好奥林匹克精神、讲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办赛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呈现出主办城市的文化,带动公众参与。购买冬奥特许商品,让更广大的消费者和冬奥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努力在冬奥特许商品上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跟体育有关的、跟春节文化有关的元素,5000多款特许商品中有很多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关心冬奥的朋友珍藏一份记忆。
开幕式运动员羽绒服
打响冬奥体育营销第一枪
冬奥会是四年一度的全球冰雪体育盛会,在各大品牌之间上演的营销大战本来也是意料之内,不过,万万没有想到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打响体育营销第一枪的,是开幕式上运动员穿的羽绒服。
在2月4日晚上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随着各个国家与地区的体育代表团进场,运动健儿们身上的羽绒服成为网民热烈讨论的焦点。英国代表团的服装展现浓厚的英伦风;法国和意大利代表团都选用了本国的知名品牌;加拿大代表团那一抹红成功抢镜……各国运动员的服装品牌在网上引起热议。
中国代表团一改四年前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纯运动风,改穿更有礼服感的女款红色和男款白色大衣。大衣配以红色“中国”字样围脖,没有明显品牌标志,这是北京服装学院与某服装集团合作研制。
那么,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的安踏,又如何成功通过羽绒服“出圈”呢?
其实,安踏为多位受邀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提供蓝色或者黑色羽绒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正是身穿一身蓝色羽绒外套上台发言。因此,这个中国体育品牌其实在开幕式上获得相当多次数和长时间的曝光。另外一家中国体育品牌匹克也在开幕式上获得很高的曝光率,该品牌赞助了比利时、乌克兰、巴西、冰岛、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新西兰代表团的开幕式入场服装。
随着北京冬奥会七个大项的赛事陆续展开,中外运动品牌的营销大战也开始进入正面交锋的时刻,它们所赞助运动队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数目,才是最终决定其在冬奥运动品牌价值榜位置的关键。
数说
90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2020年,我国冰雪旅游的重资产投资项目规模将近9000亿元,其中2020年有3000亿元。从投资额度分布来看,吉林省、湖北省、广东省位列前三位,其中,湖北省、广东省两省的投资规模近千亿元。
2.3亿人次
2016~2017雪季冰雪旅游人数 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2700亿元,2018-2019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1734元,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2020-2021雪季冰雪旅游人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
10000亿元
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