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按照对方要求贷款整形后,就能得到月薪10万的“总裁助理”岗位,没想到却陷入虚假的高薪陷阱与无尽的还款旋涡。
近日,朝阳法院审理了一起“招工美容贷”诈骗案。被告人以招聘总监、商务保姆、总经理助理、董事长秘书等虚假头衔设下骗局,9名19岁至33岁的年轻女性被骗总计46.9万余元。由“中介机构”、医美诊所和贷款平台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以高薪招工为诱饵引诱年轻女性上当,说服她们进行医学美容,并为此背上高额贷款。这个环环相扣的骗局犹如编好的套子,一步步将受害者套牢。
案件回放
抛出诱饵
月薪10万,“话术”骗取应聘者信任
2019年7月,28岁的蔡女士在某招聘平台找工作时,遇到了正在为企业老板招聘总裁助理的中介机构“金总”。“金总”告诉她,总裁助理实质上是私人助理,月薪10万元,负责全方位照顾老板的工作、生活。蔡女士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后,“金总”提出面谈,看看她的条件。
蔡女士在朝阳区某大厦停车场的一辆奔驰车内见到了这位“金总”。聊了十来分钟,“金总”满意地点了点头:“你的形象挺好,基本符合工作要求,回去等通知吧!”
过了几天,“金总”以见雇主之名,约蔡女士去见“王老板”。蔡女士和“金总”的车刚到酒店门口,“王老板”就上了车,他看了一眼蔡女士,说了两个字:“可以”。很快,“王老板”的司机“赵俊”拉开车门递进来一个纸袋,“王老板”从中掏出4万元现金,当着蔡女士的面交给“金总”,说是好处费。见“王老板”如此豪爽,蔡女士对每月10万元的薪资承诺不再怀疑。
套牢猎物
先做医美,高额整形费用贷款偿付
“金总”让蔡女士添加司机“赵俊”的微信,嘱咐后面的事跟“赵俊”联系即可,他会安排蔡女士的入职事宜。很快,“赵俊”就约蔡女士见面了。见面后,“赵俊”声称蔡女士的个人形象需要提升,以满足工作需要,要求蔡女士做微整形手术。在高薪的诱惑下,她同意了。
随后,“赵俊”将蔡女士带到某医美机构。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给她“诊断”一番后,建议她做全身抽脂和面部脂肪填充两个项目,并且当天就进行了手术。
这两个项目加起来耗资不菲,蔡女士手头并不宽裕,于是医美机构工作人员建议她申请“美容贷”,并指导她通过小贷平台申请了约6万元的美容贷款。
跑路脱身
利益到手,“老板”“司机”人间蒸发
手术后,蔡女士开始憧憬马上就要入职的高薪岗位。可是不久,她却收到“赵俊”发来的消息:“王总在回京路上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之后蔡女士再打电话,“赵俊”就以“王总成植物人了”“王总转院到上海了”等各种理由搪塞。再之后,蔡女士就联系不上“赵俊”了。
诈骗案发后,蔡女士作为受害者之一曾向警方坦言,因为美容贷的6万元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能力,目前她一直在借钱还款,“已经无法正常生活了”。而据记者了解,在蔡女士一案中出现的“金总”和司机“赵俊”,即是本案的被告人王某和许某。
据朝阳法院介绍,许某伙同王某于2019年4月至10月间,虚构招聘高薪职位、入职需整形的事实,引导多名被害人前往位于朝阳区望京西园的某医疗美容诊所,骗得人民币共计46.9万余元。
诈骗话术
“需要出席商务活动,对形象要求较高,整形后才可以安排工作。
整形的花费公司可以报销,你先垫付。
入职后薪水很高,足够偿还贷款。”
受害群体
年轻、低学历女性
本案的9名受害者中,有8人学历在本科以下。中专毕业的王某是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被骗时年仅19岁。
记者注意到,受害者群体呈现出4个特点:女性、年龄偏低、受教育程度偏低、急于找工作。
团伙犯罪
犯罪链条
招聘医美网贷按“剧本”轮番上场
本案公诉人、朝阳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练虹怡指出,本案是一个链条式的团伙犯罪,有负责在前端发布招聘广告的业务员,有在“面试”中负责接待和给出许诺的面试员,也有带领被害人前往指定医美机构进行整形和贷款的对接人员。
庭审中,被告人许某承认,他们通过求职、招聘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招聘商务保姆、总经理助理、董事长秘书一类有吸引力的职位,而且许诺的薪资比正常高出许多。一旦有应聘者上钩,他们便会按照“剧本”顺序出场:王某乔装成认识很多老板、拥有大量人脉资源的“金总”,负责面试应聘者;安排他人客串“雇主”,并当着应聘者的面假装塞给“金总”几万块钱好处费,以骗取应聘者的信任;许某则化身“赵俊”,伪装成“雇主”的司机,说服并带领应聘者去整形。
医美机构与贷款平台是另一层合作关系。涉案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证实,他们与网贷平台有业务上的往来。在得知许某将顾客带到诊所时,他们会提前联系贷款平台,让对方派工作人员前来服务。
利益驱动
所有谎言都是为了高额返点
实际上,许某、王某并没有为应聘者提供高薪职位的能力,所有谎言都是为了高额返点。许某交代,他们与涉案医美机构存在合作关系,他负责带客户上门,收取的整形费用医美机构扣除成本后与许某三七分成,许某占七成。
而医美机构和贷款平台,一个是来了生意能盈利,一个批贷能提高业绩。顾客贷款成功后,钱则直接从贷款平台打入诊所账户。
受害者娜娜(化名)回忆起被带去整形的经历:“到达诊所后,就有贷款平台的销售人员帮我审批贷款流程,第一个平台放款了3万元,诊所的工作人员又协助我从另一平台贷款5万元。这些钱都没有通过我的个人账户,而是直接打给了诊所。”对于这些受害者而言,环环相扣的“圈套”就像沼泽,让她们越陷越深,最终稀里糊涂地整了形,不仅工作没有着落,还背上了一笔沉甸甸的贷款。
最新进展
两被告分别以诈骗罪获刑
法院审理认为,许某、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均已构成诈骗罪。9月17日,朝阳法院一审宣判,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许某、王某有期徒刑4年9个月和4年6个月,并分处罚金5万元。
据记者了解,利益链条中部分涉案人员被另案处理。
近几年,随着医疗美容行业热度渐起,以消费贷形式出现的“美容贷”顺势而生,也由此被不法人员利用成为诈骗的工具。去年,仅北京警方破获的“招工美容贷”诈骗犯罪团伙就达10余个,刑事拘留123人。这些打着“招聘”名号的诈骗行为不仅对被害人造成巨大伤害,更严重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于求职市场的认识和评价,扰乱了正常的求职就业环境,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何防骗
个人提高警惕 平台严格审查
练虹怡提醒求职者:求职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和渠道,投递简历前要谨慎核查招工、用人单位的资质。对于面试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如对方人员身份异常、面试地点异常、不切实际的高薪许诺等,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寻求警方或家人的帮助。
此外,练虹怡提醒求职招聘平台,对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要进行双向信息审查,防止求职平台成为诈骗人员的犯罪工具。至于医美机构和贷款平台,如果明知他人以“美容贷款”“招工诈骗”等方式欺骗被害人前往医美机构进行整形、办理贷款,仍积极配合完成后续行为,导致被害人财产损失的,机构和相关人员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练虹怡表示,上述机构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法合规开展相关业务。对于用户的资质、消费、还款能力要有较高的审查标准,不能放任他人随意介绍客户进行整形和贷款,也不能为了追求利益就将相关审核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抛诸脑后。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