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积水、地铁被淹、房屋冲垮。
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从18日夜间开始,河南多地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郑州告急!新乡告急!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距离郑州仅有100多公里。在此次强降雨中,洛阳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凶猛雨势,但暴雨带来的伤害远不及省会郑州严重。
洛阳在此次暴雨洪灾中的表现堪称“硬核”,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天时”和“地利”两个因素外,“人和”的因素更加至关重要。
天时
洛阳多地降雨量破记录 但雨势不如郑州新乡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了多位洛阳市民,从他们的直观感受来看,都认为洛阳在此次强降雨天气下的降雨量并不算大。一位洛阳市偃师区的居民告诉记者:“我家这里也就下了三天雨,直到28号受台风影响,才又开始下雨。”一位曾前往郑州的洛阳主城区居民也说:“相比郑州,洛阳的雨真不算大,大家都坐地铁正常上下班呢。”
记者查询中央气象台和河南气象中心的数据发现,7月20日,洛阳雨势最严重的偃师区,日降雨量为216.3mm,而郑州当日的降雨量为624.1mm,单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了201.9mm。
虽然洛阳的降水量不如郑州,但对于洛阳自身来说也已经是历史罕见。数据显示,7月20日,洛阳市内的伊川县、偃师区和孟津区突破了建站以来的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偃师区更是突破了建站以来3日累计降水量历史极值。据统计,上一次能够比肩的特大暴雨还是在1982年。
地利
天然的地理优势,十三朝古都沿袭的排水系统
“一部洛阳史,半部中国史”。洛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建都最多的古都之一.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先后在此定都,因此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
“@大洛阳的人”是专门介绍洛阳历史和风土人情的微博账号,该微博博主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洛阳地处中原,四面环山,西高东低,地理条件不易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记者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洛阳西有崤山,南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北有邙山,东有嵩山等山脉作为屏障。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程召辉也告诉记者,在古代,洛阳城易守难攻,周边有很多关隘控制交通要道:东西南北分别有虎牢关、函谷关、伊阙关和孟津关。他说:“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不像现在,一个导弹就能打好远。洛阳的综合地理优势决定了它能成为古都。”
虽然地处盆地,但洛阳并不是完全平坦的盆地:西南地区地势相对较高,东边较低。洛阳市内的洛河、伊河、瀍河和涧河,对于防洪泄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暴雨发生,水流可以随这几条河流由西向东流入黄河。
程召辉告诉记者,现在的洛河,其实是隋唐时期的通济渠,属于隋唐大运河水系。公元605年,隋炀帝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先后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形成了全长2700公里的南北大运河。作为漕运通道,为保证洛河行船行舟的通畅,从古开始就有专人为运河清理淤塞,护理河道。伊河和涧河是洛河的支流,瀍河汇入洛河,这些河流的水流经地形成的沟沟壑壑,也促进了城市的排水。
程召辉说,洛阳地处平原地区,暴雨袭来时的确容易受到雨水冲刷。他们曾在定鼎门广场前发现人和骆驼的脚印,估计就是暴雨所致。
但正因为洛阳容易受到雨水冲刷,整个城市无论宫殿还是庙宇的修建,都体现出了防洪的特点。考古发掘时,考古队甚至在东周时期的遗址上发现,有铜瓦被埋在一些大型宫殿的地下供排水使用。出于排水安全考虑,很多宫殿也修筑在相对较高的台地上,比如二里头遗址修建的位置就比较高,隋唐洛阳城遗址也与洛河的海拔落差很大。这样,积水就很难淹没过建筑物。
对于洛阳的排水系统,古都市民们很有信心。他们认为:“洛阳被淹不现实,除非是千年一遇的大暴雨。如果洛阳淹了,整个中原地区都难保。”
人和
洛阳市委领导重视防汛工作 年年实地调研防汛
《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洛阳城此次能安全平稳防汛度汛,“人和”的因素至关重要。
记者整理洛阳近年来有关防洪抗汛的公开报道发现,防汛一直是洛阳市政部门的重点工作,每年市区内都会加固河堤,清理河道。相关部门不仅落实责任,兴修水利,还治理黄河主河道与全流域生态,不断健全完善汛期应急处置预案。
据《洛阳日报》报道,早在2015年,当时的市委副书记鲍常勇就曾指出,要坚决摒弃“年年防汛不见汛,大水离我们还很遥远”的麻痹思想,尽量把困难想得更大一些,把准备做得更足一些。2016年市委书记李亚上任以来,每逢汛期将至,他都会实地查看河流、水库、尾矿库等情况,督导检查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7月14日,也就是暴雨前的几天,现任市委书记江凌就已深入洛河、伊河市区段和伊洛河汇流段巡河,实地检查防汛工作。他曾查看伊滨区的伊河洛河互通的防洪闸及河道互通工程建设情况,来到位于伊河、洛河交汇处易受水灾的偃师区岳滩镇岳滩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农村地区防汛工作准备情况。除此以外,江凌还曾到龙门石窟景区,实地检查了水文监测预警工作。
灾情发生以后,市委书记江凌深入伊川、偃师、孟津,实地督导检查防汛救灾工作。在蔬菜基地受灾严重的伊川县酒后镇吕寨村,他叮嘱要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还实地查看了偃师区府店镇九龙角水库的坝体安全、库区拦蓄情况。7月26日,江凌指出,台风“烟花”路径有很大不确定性,有可能给洛阳市带来较强降水。他强调要继续做好河道清理和水毁工程加固,清除河道障碍物,及时对水毁工程进行除险加固。
可以说,灾情能被迅疾有效的处理,与政府领导的重视不无关系。
基层人员不辞辛劳,民间力量积极响应
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基层部门在暴雨来临前就开始启动防洪防汛预案。
7月19日晚上,偃师区大口镇山张村的村组干部就奋战在防洪一线,排查危房,疏通河道,清理水库溢洪道。山洪暴发后,镇村干部立即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讲清利害关系,动员群众迅速撤离,并在撤离后对村内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漏一人。
除此之外,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也是一股重要力量,偃师区神鹰救援队就是其中一员。队长马纪伟告诉记者,神鹰救援队会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体能训练。暴雨来临前,队内就曾进行过几次防汛救援演练。他们和当地水利局、应急管理局,政法委等部门随时随地联动,一旦有灾情,能确保立即出动。
7月20日暴雨袭来,偃师区国家观测站日降水量为216.3毫米,突破了建站以来历史极值(109.4毫米)。其中,大口镇地势较低,受灾严重。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大口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防汛预案,从7月20号下午到21号下午分两批次,共安全转移山张村355名受灾群众。山张村的一位村民感叹:“当时涨水很严重,还好政府立马派来大巴车救我们出去。”
神鹰救援队也紧急集结。救援队队长马纪伟告诉记者,从19号20点开始,一直持续到20日晚上21时,他们拖出了近百辆汽车,转移群众60多人。
提前购置防汛设施保护文物安全 景区已恢复开放
除了重点河道和低洼地区的防汛,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文物保护。据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程召辉介绍,应对这次暴雨,研究院制定了专门针对文物保护的防汛防涝预案。大雨降临以前,气象部门提前预警过很多次。研究院随即购置沙袋,提前在工地搭建遮雨棚、铺上塑料膜保护文物,并配备抽水泵和发电机,随时待命。考古工地旁还专门修建了排水沟,主要的文物也都被提前转移保护。此外,院内专门组织了人员轮班看管考古工地,时刻监控下雨情况。
大雨过后,修复工作紧随其后。26日,位于偃师区古城村的考古工地上,几台大型抽水泵马力全开,考古探方内的积水抽排已接近尾声。
龙门园区旅游局也表示,暴雨成灾后,在管委会的组织下,他们力求8小时完成景区清淤工作,12小时完成临时护栏搭建,48小时恢复完成石栏杆护栏安装。这期间,很多市民甚至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到景区参加志愿劳动,多家单位表示愿意无偿支援人力和机械设备。
目前,二里头、龙门石窟等遗址及文物无损,游客无恙。7月24日,龙门石窟景区发布了恢复开放的公告。之后,景区如往常一样迎来众多的游客。
实习生 杨宛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