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铸币厂
新华网 2021-08-08 22:39

记者从郑州大学考古团队获悉,经过碳十四测年确认,河南荥阳官庄遗址铸铜作坊在公元前640-550年开始出现制式化金属货币的铸造活动。这一数据首次提供了有关中国早期铸币遗址的绝对年代信息,也使官庄遗址成为世界范围内已知最古老的铸币作坊。

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是一座完整的西周至春秋中期的城市遗址,建于约公元前800年,约公元前450年被遗弃。自2010年挖掘以来,该遗址发现了大面积的手工业作坊区,作坊内的手工业活动涉及铸铜、制陶、制骨等多种类型。

郑州大学考古学科带头人韩国河教授介绍,官庄遗址的青铜铸造作坊位于大城内中北部,占地面积大,在对其进行发掘过程中,共发现4类与布币铸造相关的遗存,包括空首布币成品、尚未使用的芯范、已使用的芯范以及外范。

官庄遗址铸币生产相关遗存平面分布图。官庄遗址考古队供

“在遗址现场,我们发现了大量倾倒铸铜废弃物的坑。在其中一个坑中,发现了两枚成品金属钱币,其中标号SP-1号金属钱币,复原长度为143毫米,宽度为63.5毫米。”官庄遗址考古队领队郜向平说,官庄遗址发现的钱币被称为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流通的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

官庄遗址出土的标号SP-1号空首布币成品。官庄遗址考古队供

经过碳十四测年确认,官庄遗址的铸铜生产活动大致始于公元前814-750年间,在此后约150年内,青铜铸造作坊主要集中生产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等产品。铸币生产活动发生在公元前640-550年之间,作坊在继续进行青铜礼器、兵器等产品的生产同时,开始出现了制式化金属货币的铸造活动。

这一数据首次提供了有关中国早期铸币遗址的绝对年代信息,也使官庄遗址成为经碳十四检测确认的世界最古老的铸币作坊遗址。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考古刊物《Antiquity》发表。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最早用作货币的是海贝,到公元前770年左右,不同形状的金属开始被用作货币。“包括刀、铲形和桥牌钱,这些货币是农业工具的衍生产品,人们可以用这些工具进行交易。”郜向平说。

韩国河介绍,开始铸造制式化的金属货币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极为重要的一刻。铸币作坊遗址不仅对于研究货币的生产年代能够提供明确的考古学背景,更能够反映金属货币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机制。

文/桂娟 史林静

来源/新华网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说俄语的“哪吒2”首映 俄导演独家讲述译制难题
新华社新媒体 2025-05-27
关于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对部分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的通告
北京市公安局 2024-08-28
聚焦 | 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中国女子拳击终于有了奥运金牌
澎湃新闻客户端 2024-08-09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馆,荟萃文物精品,展示秦汉文明
人民日报 2024-06-26
中国科学家颜宁荣获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中新网 2024-05-14
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开工 提升跨省通行能力
人民网 2024-02-21
阿拉斯加航空:在波音737 MAX 9发现松动部件
新华社 2024-01-09
不可或缺的法律伦理学课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