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曾被调侃跑步进入人脸识别赛道的大小企业,继续放缓了脚步。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从近十年人脸识别相关企业发展状况来看,2019年是企业注册量的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注册了1977家企业,同比增长了67.8%。2020年注册量为1526家,同比下跌了22.8%;而今年上半年共注册了686家企业,同比下跌了10.4%。
法律的约束持续收紧
有观点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市场降温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现行法律对人脸识别技术使用权限的持续收紧。
今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是我国首个规范人脸识别使用的地方立法,其中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近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批通过了《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非业主使用人通过提供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的方式进入物业管理区域或使用共有设施设备,这一国内首部对小区人脸识别作出规范的法定条文,将于2022年3月起施行。
除了地方立法,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规定,处理生物识别信息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在一些公共场所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当认定属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明确提出,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也强调,只有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方可处理敏感的个人信息。
技术安全性的博弈
人脸识别技术遇冷的另一大原因是人们对安全性问题的担忧。
“人脸信息储存环节是否存在泄漏隐患、信息泄露后被拿来做了什么”等未知的隐患加大了人们对这项技术的忧虑,更有人直呼“个人信息在几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下近乎‘裸奔’”。特别是以Deepfakes为代表的换脸技术,严重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更增大了对人们财产安全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据《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有三成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 2 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 5000 多张人脸照片标价不到 10 元。
好消息是,除了法律条文与时俱进对技术使用权限加以限制之外,技术本身的发展即已实现对滥用的严密防守。例如,马上消费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建的智慧金融与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开展的“伪造人脸的攻击与防御研究”课题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实验室深度研究了近年来最前沿的换脸技术,复现了一套Deepfakes换脸方法,并有针对的研究了一系列防御方法,解决了多种伪造手法的问题、高伪造质量且低清晰度的困难样本探测等一系列“卡脖子”难题。
该防御方法已在马上消费的测试集上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召回率达99.9%、精确率达99.2%,远远超过结题标准。且该技术在由慕尼黑工业大学以及谷歌联合举办的FF++换脸检测挑战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实习记者 王萧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