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知君注意到,最高检2021年首批“跨省监狱交叉巡回检察”,已经拉开了帷幕。
5月16日(周日)下午,山西省太原第一监狱已经迎来了巡回检察组。
当天下午,最高检跨省交叉巡回检察动员部署会在太原一监召开。到太原一监开展巡回检察的是最高检第二巡回检察组,担任最高检第二巡回检察组组长的是云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光辉。
“问责孙小果案中12名检察人员”
王光辉,男,汉族,1967年11月生,今年54岁,安徽岳西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学位。
公开资料显示,他长期在最高检工作,担任过最高检办公厅检察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厅副主任,监所检察厅副厅长,监所检察厅副厅长兼最高检驻司法部燕城监狱检察室主任,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
2018年8月后,王光辉出任最高检政治部主任,并继续担任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9年2月,王光辉“空降”云南,担任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
王光辉到云南不久,2019年4月1日,自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进驻云南省开展督导,之后,昆明市打掉了孙小果、涂力军等一批有影响的涉黑涉恶犯罪团伙。
在今年1月,王光辉在作工作报告时透露,在依法查办孙小果案的同时,云南省检察院成立专门调查组,对孙小果服刑期间检察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展开自查,对履行监督责任不力的12名检察人员进行问责。
如今,王光辉带队到了山西省太原第一监狱,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跨省交叉巡回检察”。
严防“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提到“巡回检察”,很多人都会想到一部热播剧——《巡回检察组》。
《巡回检察组》让“巡回检察”火出了圈,同时也让“大墙内”的公平正义成了外界关注的热点。
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最高检部署开展了为期1年的监狱巡回检察试点,调整监狱检察工作重点,改“派驻”为“派驻+巡回”。
最高检原新闻发言人王松苗曾介绍,派驻检察人员相对固定,缺乏必要的交流轮岗,有的长期派驻在一个监狱,熟悉监狱工作情况但也会出现熟视无睹,导致监督的敏感性不强,甚至被“同化”,进而出现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监督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的问题。
而巡回检察,就能防止“熟能生腐”。
巡回检察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是检察人员不固定、用“生面孔”深入查找问题、巡回方式机动灵活。
2020年10月底至12月初,最高检首次启动“跨省监狱交叉巡回检察”。
当时是从最高检第五检察厅和福建、河北、贵州三省抽调60余人,组成三个巡回检察组对陕西省宝鸡监狱、广东省从化监狱和湖南省坪塘监狱开展跨省交叉巡回检察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巡回检察的背后,是这段时间备受关注的“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现实问题。
以太原一监为例。
政知君了解到,1994年,山西太原“小四毛”(即任爱军,是山西黑道赫赫有名的人物)被太原市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任爱军上诉后,山西省高院合议庭在对其虚假立功材料没有核实的情况下,二审改判为有期徒刑6年。
在任爱军首次服刑期间,就是太原市第一监狱为其出具了虚假保外就医意见和重大立功材料,先后保外就医1年、减刑2年6个月。任爱军入监服刑时间仅7个月。
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厅长侯亚辉说,最高检将常态化开展交叉巡回检察,完善审前未羁押罪犯交付执行监督机制,严格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严防“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山西省司法厅厅长表态:坚决配合
政知君注意到,在王光辉率队赴山西之前,5月11日至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第一批跨省监狱交叉巡回检察业务培训班在江苏淮安落地。
据披露,参加培训班的有8个巡回检察组的领队、组员,他们分别来自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湖南、广西、四川、云南。
被检察的8个省份为河南、江苏、内蒙古、江西、辽宁、重庆、甘肃、山西。
在现场,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厅厅长侯亚辉说,用两年时间实现跨省交叉巡回检察全国覆盖,提升巡回检察工作质效。
他提到,“要做好司法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的查办工作,把巡回检察与侦查办案深度融合”。
培训结束后,各个巡回检察组奔赴目标地。
5月16日,在太原一监,最高检跨省交叉巡回检察动员部署会召开。
王光辉说,要做好与当前教育整顿、与此前巡回检察、与侦查办案的“三个结合”,以细化办案程序、优化办案方法、实化办案证据等举措,强化巡回检察案件化办理,确保巡回检察工作落到实处。
山西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董一兵表态说,“要坚决配合巡回检察组顺利完成监督检察任务,太原一监和省监狱管理局要组建工作专班或工作组,热情周到细致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反映监狱执法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
资料 | 山西检察 最高检官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