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土里土气的薯类食品走在了世界前列?
食今不昧 2020-12-14 07:30

粉丝、米粉、方便面、自助火锅这些美食和冬天里的你就像是最亲近的闺蜜,如胶似漆。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往里面加入了鲜白薯和土豆,那感觉会是什么滋味?进入12月后的第二天,在北京友谊宾馆的一间会议室里摆放着很多薯类粉丝、米粉等实物。围坐在四周品头论足的除了两位院士外,还有来自农业、粮食研究、食品科学的专家、教授和学者。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这里正在组织这些专家,对光友薯业 “薯类方便粉丝、薯类方便米粉、非油炸薯类方便面和薯类方便火锅四项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着成果评价。

听完技术汇报后现场讨论异常热烈,那这些和你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请跟随我一起来,看看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薯类食品,为什么吸引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们?

用高科技手段把鲜白薯、土豆加入,

更环保、更营养、更好吃

无论是粉丝还是方便面、米粉和方便火锅,都加入的不是白薯粉和土豆粉,而是新鲜的白薯和土豆磨碎加入。这种不按常规使套路出牌的方法成为了国际国内首创,最大地保留了薯类营养之外又更为环保。首次建立了世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几千吨的示范生产线,均属国际先进领先水平。

再也没有比中国人更爱粉丝的了,而薯类粉丝创新研制出了白薯、马铃薯全薯的全薯方便粉丝主食,使得国人吃粉丝变得更为方便和营养。而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薯类方便粉丝技术空白,鲜薯胶体磨粉碎、全薯粉丝及调味料配料技术在其中全面体现。

非油炸薯类方便面,全薯添加量达到了33%。突破了非油炸薯类方便面低温冲泡复水技术难关,属国际领先水平。薯类方便米粉全薯添加量达到了35%(干基计),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了3.4%以上。采用的新工艺,重点解决了薯类方便米粉加工过程中的成型难、易断条、粘连并条、低温冲泡复水等工艺技术难题。

薯类方便火锅研制出了甘薯、马铃薯全薯干物质高含量的主食。低升糖指数(GI)薯类全薯粉丝配方及工艺技术;用鲜马铃薯片、鲜甘薯片保脆护色技术,开发了火锅控盐减钠工艺技术适应了当前减盐号召。

现场热词:

高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质、低盐、低GI,农民增收、粮食战略

由于方便粉丝是全薯高纤维,所以技术要求很高,对百姓营养健康有利。薯类主粮化其营养价值不次于糙米。白薯和土豆营养丰富,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用高科技挤压等技术,鲜薯不再添加水是创新的亮点。国人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很多慢病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个鉴定会让我们感受到方便食品正在向着营养方向转化,薯类占到33%-35%、低GI、减盐这些都符合了当前大健康形势。薯类的花青素含量很高、抗氧化指标也不低,这些对百姓健康十分有利。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这样评价光有的新品。

白薯又叫红薯、地瓜等,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明朝时被引入中国后,就成为“救荒”的好作物被广为推广开来。薯类作物很多产自贫困地区,很好地利用薯类对农民脱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是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的真实写照。藏粮于地、藏粮于季,这些新品又做到藏粮于方便食品之中,使得保质期更长,提高到了粮食战略的高度上。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研究员赵有斌两位专家一直认为。就这么土里土气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一科技成果落地、实惠的行动,使得农户们实实在在地增收,并解决的他们的就业问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孟素荷理事长感叹道。

薯类加碎米制成米粉,加小麦制成方便面,如此接地气的制作。薯类粮食产量高、更易种植还富含营养。天然原料、通过工艺减少了热排放又最大地保留了薯类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而且食品复水后还很有弹性和拉伸性,口感还很好。孙宝国院士、任发政院士如是评价说。

薯类主粮化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调料包可以考虑加入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中国的粉丝在世界上独有,唯有华人最爱。也可以对西方人做些调查,看看他们对此类食品的兴趣度。为配合减盐行动,可以考虑在料包上标识咸度,就像川菜标识用几个辣椒来标识辣度那样形象表述就更好了。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教授提出了以上建议。

文/魏世平

来源:食今不昧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为什么你戒了碳水还胖?90%的人没搞懂 “碳水好坏” 的真相
央视新闻 2025-06-29
为什么提倡大家每天吃50~100克薯类食物?
人卫健康 2024-09-25
红薯还是紫薯?白露多吃这些食物
马上营养 2024-09-07
绿茶、红茶、酸奶也成“垃圾食品”了?真相来了
马上营养 2024-01-01
上班族、懒宅族要求生活便捷方便速食“升级”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3
“上海疾控”为方便面发声: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并非对立关系
解放日报 2023-11-22
膨化食品“非油炸”与健康画等号?未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08
白露过后,最不能错过的食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