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八坊十三巷从“城中村”跃升“打卡地”
工人日报 2020-08-18 07:25

是大拆迁、大重建,还是复古复原、修旧如旧?这是当年八坊十三巷改造项目面临的一道现实难题。当地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化设计、一户一策、共商共建,至今保留着1020份社区问卷,问卷中不是简单的勾勾画画,而是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当时的艰辛。

8月9日,一场“最美汉服秀”上,身着汉魏唐宋时期汉服的学子,以服饰文化展示和古风演出为主,辅以古风集市等一系列街头展演,生动再现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

这里是甘肃省文旅厅发布的“网红打卡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八坊十三巷,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

5年前,这里还是典型的“城中村”“贫困区”——在0.4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近2000户、近万名各族群众,其中47%是城市低保户。街道坑洼不平,民房东倒西歪,路边垃圾成堆,红水河又臭又脏……

顺民心,事业兴

2015年,八坊十三巷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面临一道现实难题:是大拆迁、大重建,还是复古复原、修旧如旧?

“改造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内居民对保护开发的态度和意愿。”临夏州委州政府坚持认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八坊十三巷,至今保留着1020份社区问卷,问卷中不是简单的勾勾画画,而是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当时“政府引导、多元化设计、一户一策、共商共建”的艰辛。

在历时1年半的时间里,规划设计人员和住地居民围绕着商铺、家门、墙面、屋檐、景观、亮化、绿化、美化等进行一项项交流商讨。同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深入探讨论证,从历史、商业、民俗、生活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八坊民俗文化的精髓,共绘老城区的未来发展蓝图。

从2016年开始,临夏州全力推动“不拆一间房,不搬一户人,不花群众一分钱”的改造新模式,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将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步行砖道,把参差不齐的土墙变成了青砖浮雕,把淤泥堆积的红水河修成景观河。

同时,重点打造八坊民俗馆、手工艺馆、八坊人物故事馆,开辟了水系广场;此外,应用砖雕、木雕、铜雕、泥塑、彩绘等传统民族工艺,集中展现临夏特有的牡丹、葫芦、地毯、擀毡、美食、武术、花儿、文玩等多种文化元素。

顺民心,事业兴,政府的低成本投入,撬动的是民间5亿多元的商业投资,通过景点打造、品牌入驻,促进八坊十三巷内不动产迅速增值。原住居民通过销售旅游纪念品、经营自家院落等形式,拓宽增收致富的路子。

留住乡愁,拥抱未来

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地方性典型经验做法,八坊十三巷榜上有名。随着八坊十三巷名气渐大,在家创业成为一种潮流,作为外出务工成功者的马元熊便看准时机返乡创业。

“前门院口卖油馃子,游客来了先尝后买。后面的小卖部卖老醋,顾客们闻到醋香就自己找过来,夏天再卖酸奶饮料,一年的收入比在外地打工强很多……”马元熊聊起家门口的生意经异常兴奋。

在八坊十三巷,支撑在家创业的是源源不断的游客,而吸引游客的是这里浓浓的乡愁和让人咀嚼不尽的悠久文化。

按照“商业进院,景观进巷”的原则,八坊十三巷从风貌、文化和商业三个层面逐一对13条巷道进行定位。在保持街区原有总体格局和群众生活方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文化主题改造,形成民俗馆、手工艺馆、人物故事馆、茶马司、小剧院、博物馆、非遗馆、科技规划馆、丝绸之路馆、河州书院,修缮保护了10多座古民居四合院。

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房屋变商铺、庭院变“农家乐”,引导1000多名原住居民在自家院落、左邻右舍创业就业,帮助他们打造特色美食店、工艺品店、饮品店、民族用品店等多种业态,以低成本、小投入,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八坊十三巷景区管理局负责人说:“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我们更加认识到,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在原汁原味地‘回放’历史,在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和民族民俗文化,让人们留得住乡愁,记得住历史,看得见未来。”

“河州工匠”的博览园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也是历史上沟通中原与青藏以及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历史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这里交错伸展,构成发达的交通商贸网络。

在八坊十三巷的大旮巷与拥政路交叉路口的墙体上,有一幅长宽各9米的巨型砖雕作品——八坊十三巷全景图,多元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在青砖上徐徐展开。画面由临夏有名的绘画大师精心绘制,再由“河州工匠”沈占伟等雕刻大师纯手工雕刻,画面精致,气势恢宏,堪称全国砖雕之最。

走进今天的八坊十三巷,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铭刻着精致的砖雕。甚至摆放在角落的一张导览图、一件装饰物,仔细看去,都是精雕细琢的民族艺术品。漫步其间,不论是两步一家的非遗工艺馆,还是极具当地特色的美食店,都有着对细节、品位精益求精的匠心传承。

在八坊十三巷改造建设的同一时期,临夏州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从2017年起在当地开展了“河州工匠”的评选宣传活动,30多位在砖雕木雕、雕刻葫芦、彩绘刺绣、腰刀锻制等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方面的能工巧匠登上了领奖台。

4年来,临夏州总工会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河州工匠”宣讲活动,让工匠精神、工匠事迹成为持续不衰的热点、焦点;另一方面,在八坊十三巷为常天平、沈占伟、杨星国、白正兵、苟学贤等多位“河州工匠”获得者、提名奖获得者设立“工匠工作室”,常年展示能工巧匠的创造成果。

文/康劲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滴水恩涌泉报!河北涿州市民自发募集万余件棉衣棉被 紧急运往甘肃临夏地震灾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1
甘肃临夏马某甲等4人强奸案一审宣判,最高被判15年
奔流新闻 2023-04-17
甘肃临夏马某甲等4人强奸案一审宣判 最高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奔流新闻 2023-04-17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青砖上“复刻”世界 传承千年技艺
中国新闻网 2022-12-04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青砖上“复刻”世界 传承千年技艺
中国新闻网 2022-12-03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中、高风险区清零
央视新闻 2022-09-26
甘肃临夏州临夏市新增多个高、中风险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15
甘肃临夏州广河县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 均系西藏返广人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