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踩点《渴望》主题曲的节奏,在农村的民居前,一对农民夫妇舞步一致,动作干净利落,甚至带着点“魔性”。
近日,来自浙江温州瑞安市马屿镇江北村霞岙村的他们,自编自跳曳步舞的视频走红网络。上扬的嘴角、露着牙齿的招牌式笑容,很有感染力,被网友称为“溢出屏幕的幸福笑容”。
莫名成“网红” 人还有点迷迷糊糊
乡间田园、欢快的舞步、动感的音乐、灿烂的笑容,浙江温州一对农村夫妻在田间地头蹦蹦跳跳的视频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今年49岁的范得多和45岁的彭小英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伴随流量和热度而来的是各地媒体的采访,慕名而来的粉丝,蹭热度的网友,甚至还有商务合作、直播带货、演出邀请。他们所在的马屿镇霞岙村比往日热闹了太多,也让夫妻俩有些忙碌。
霞岙村村委会主任林发国说,范得多和彭小英因跳舞走红,现在村里除了跟他们一起学习舞蹈的,找他们采访、拍摄、演出的确实也不少。“就在20日上午他们去了镇上参加一个运动会的开幕式演出。”
谈及这个演出,彭小英表示,他们跳舞也算一种体育运动,当时主办方联系时说要给出场费,“我跟他们说做公益可以,给钱就不去了,说好后,我们才决定去的。”
不仅如此,最近找来谈网络直播带货、做广告的,也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我俩文化水平不高,认字都认不全,让我跳舞可以,但不懂卖货,也没考虑过这些。” 彭小英说,其实至今也没想明白怎么就突然火了,“有点迷迷糊糊的。”
她透露,第一次接到电视台的采访电话时,还一度以为是用了毛阿敏的那首歌《渴望》侵权,人家找上门了,并因此删除了不少视频。
彭小英称,自己既不是编舞老师,也不是舞蹈老师,初衷只是为了通过锻炼赶走情绪上的阴霾,从中找到乐趣的她还把曾经因车祸陷入抑郁状态的丈夫“治愈”了。
“触电”曳步舞 原本只为了治病
年轻时俩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在赚得一些积蓄后在云南昆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鞋店,可是,生意在刚刚起步时,丈夫范得多遭遇了一场车祸:下嘴唇完全裂开,牙齿掉了好几颗,一侧耳朵听不到,好在没生命危险。
那段时间既要忙生意又要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孩子,所有压力都落在彭小英一个人身上。三个月后范得多出院,夫妻俩又去了山东,跟朋友做服装生意谋生。
虽然范得多的身体渐渐康复,却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彭小英说,丈夫经常一个人发呆,有时抽搐发抖,整夜睡不着觉,甚至半夜还会跑出去,嘴里说着让人很害怕的话。
后来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一般人是想象不到抑郁症的痛苦的,我们是真正经历过,每天在旁边看着,知道那种难受。”
时间一长,彭小英的身体和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她一度觉得自己扛不住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很饿,还感觉气管被堵住了。”去医院检查无碍,医生分析认为,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建议她找些放松情绪的事情,多做些运动锻炼。
鉴于此,彭小英开始有意识地到当地的广场开始学习广场舞,不过她觉得动作和节奏过于缓和,运动量不够。转而选择了加入“佳木斯健身操”的队伍中,在此过程中,旁边一种奇怪又动感的舞蹈深深地吸引了她,滑行、踢腿、踩踏、转身等动作简洁,快速有力,这个舞步叫“曳步舞”,“可是没学几天,师傅再也没来,我又重新跳起了‘佳木斯’。”
后来由于大女儿要考学,夫妻俩决定从山东回到老家,巧合的是,彭小英在当地的广场上发现有人也在跳跟曳步舞很相似的舞蹈,“我问了问,还真的就是,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坚持了下来。”
拉丈夫“入坑” 共谱《渴望》
从中体会到快乐和放松的彭小英,也想让丈夫加入。“我一个大男人,跳什么舞嘛!不去。”起初范得多对此非常抗拒,但是在妻子的不断“安利”下,围观了数日后的范得多也跟着音乐在队伍的最后面“手舞足蹈”起来,他发现,出了一身大汗回家洗澡后,晚上睡得特别香。
彭小英说,跳舞跳累了,晚上睡觉也就更容易了,心里高兴了,也不会胡思乱想那么多了。丈夫接触跳舞三年多来,说话多了、声音大了,笑脸也常见了,甚至停止服用了治疗的药物。
兴趣越来越浓的俩人早上跳、晚上跳,干农活累了也跳跳舞解乏,还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自学。自称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彭小英表示,以前连个音乐都听不懂,在抖音和快手上认识了一些会跳舞的人后,互相沟通怎么踩点、把握节奏,一遍遍听,再去琢磨动作。
曳步舞属于即兴舞蹈,可以自由创作,不满足于只跳别人舞蹈的他们想自编一套,曲子用的是毛阿敏的《渴望》。跳舞时的打扮是为了与那个时代相配,特意翻出了曾经的旧衣服。
彭小英说,《渴望》是她曾经最爱看的电视剧,至今印象深刻,最喜欢、崇拜里面的女主人公刘慧芳,“因为她善良、坚强,默默承受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让联想到自己经历的彭小英感同身受,歌词也仿佛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事。
由于这个曲子节奏有些慢,彭小英便花10块钱让广场上的一位编曲老师做了改编,而舞蹈动作的灵感则来源于夫妻俩从小到大的记忆和田间劳作的经历。
如学奶奶梳头,挑扁担下田,鸭子走路,田里的蛇昂起头、拉风箱生火等。
由于正值疫情期间,安心在家的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创作,“没事就琢磨,编舞用了八九天就完成了,这要在平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
5月9日,视频上传网络后,粉丝数、点赞数、评论数、私信蹭蹭上涨,目前据统计,抖音账号的粉丝超过190万,快手账号的粉丝超过110万,作品达1500多个,点击率数千万。
不会在意质疑 婉拒“带货”邀请
在“亮眼”的数据背后,除了热情赞美,质疑声也纷至沓来:“假农民、花钱雇团队、故意卖惨……”,对此,并不在乎的彭小英认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也无权干涉,“如果这样说他们觉得开心的话,那就说吧,那么大的困难我都承受住了,真的也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其早前发布的视频中有时候是夫妻两人,有时候则与二女儿和小儿子一起。跳舞的地点、装扮也会经常变换。随着拍摄的视频越来越多,手机内存太小已经容不下了,有人告诉他们注册视频账号没有数量限制还可以长期保存,“上传跳舞的视频只是想留下来,可以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老了以后回放。”彭小英说。
翻阅快手账号,他们最早的视频发布于2017年11月28日,彭小英介绍,抖音账号是去年10月底大女儿帮忙注册的,开始因为能上传的视频时长有限还停更了一段时间,直到后来了解到需要一直拍才能延长上传时间。
“根本没有所谓的制作团队,视频中的文字在孩子的帮助下完成的。”现在也慢慢学会了自己上传、配文字。
虽然现在有了一定的人气,但是生活还是跟以往一样,不会发生什么改变。而且家里的开销并不大,蔬菜和粮食都是自家种的,已经嫁人的大女儿现在瑞安市当舞蹈老师,专门教别人跳爵士舞。
“在城里上学的二女儿和小儿子花费也不多,周末时就带他们一起跳跳舞。目前的生活很开心、很幸福。”因为小孩子住在自己的大女儿家里,在农活不忙的时候,夫妻二人就去城里照顾孩子。
谈及未来,能跳就会一直跳下去,“等忙过了这段时间,会继续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新舞蹈。”彭小英打算着。
实习生 李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