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用心收藏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抗疫物件征集纪实
国家文物局 2020-04-19 14:00

历史需要铭记,未来需要启迪。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秉持“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为记录和保存武汉市战“疫”历史,及时收集本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物件。这段时间,博物馆党委组成征集专班,在副馆长刘新阳的带领下,展开留存历史、征集和收藏抗击新冠肺炎实物资料工作。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记录下一段难忘的岁月。

快递小哥汪勇:

摆渡生命 守护英雄

最近,武汉一个顺丰小哥汪勇连升三级,从一线快递员被火线提拔为分公司经理。通常情况下,经历这样的提拔需要两年,而汪勇只用了两个月。《人民日报》将汪勇比喻成“生命摆渡人”。国家邮政局发出嘉奖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特别奖,号召全行业向他学习。这对一个基层快递员来说,无疑是职业的高光时刻。

“生命摆渡人”汪勇

从疫情最严重的春节到现在,无数人从新闻媒体上认识了这位平民英雄。当我们见到汪勇本人时,他穿着一身顺丰的工作服,无异于街上的任何一位快递小哥,但他与人交谈时敏捷的思维,眼中闪烁的智慧,行走在仓库间,随手收纳地上散落纸箱的利落动作,都让我们感到眼前的这个人不一般。

1月24日,除夕夜,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忙碌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晚上11点,忙碌了一天的汪勇也终于能够闲下来刷一刷手机了。他无意间看到一条“求助信息”,是金银潭医院的医生发出来的:有没有顺风车能送我们回家?没有人敢接这个单。汪勇迟疑了,但是转念一想,不能让医生护士天天这么走回去啊。思索再三,汪勇决定接下这个单子,跟家人撒了谎、出了门,来到医院接送医护人员回家。

当天,汪勇送了30个人,开了一天的车,双腿都发抖。自此,顺丰小哥、网约车司机汪勇,变成了志愿者汪勇。

需要接送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汪勇感觉到这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于是,志愿者汪勇又变成了“领导者”汪勇。他开始组织协调,建立起一支志愿者队伍。汪勇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凡是来当志愿者的,必须是一个人住,做最坏的打算,哪怕这个志愿者被感染了,也不能让他拖累家人。

幸运而又神奇的是,汪勇所领导的“团队”,无一人感染。

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越来越多,汪勇的志愿者团队渐渐地无法满足这些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了。怎么办?汪勇决定继续扩张车队,去跟摩拜单车、滴滴公司、其他网约车公司的负责人联系沟通。“我一定要办成这一件事”,多方组织协调以后,汪勇把这件事真的给办成了。

近千辆共享单车投放在金银潭医院门口,满足短途回家医护人员的需求;再弄来400辆电动车,又解决了一部分需求;然后再联系一家网约车公司,又解决了一部分需求。

解决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之后,汪勇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医护人员没有饭吃。有个护士小妹妹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好想吃大米饭啊。”这条朋友圈刺痛了汪勇。“人家大老远那么辛苦地跑到这里来救人,却连一顿大米饭都吃不上,我心里很愧疚。”网上发出信息之后,汪勇联系上了一家饭店,对方愿意将套餐以16元一份的成本价卖给汪勇。30份,总计480元,汪勇自己掏钱买下来,送到了医院。

“为什么不收钱呢?”“人家是来救你命的,你还问人家要钱,我说不出口。”

但是汪勇也意识到了吃饭需求的问题,自己这样垫钱去买,只能解决一顿,长远来看,这肯定行不通。于是,汪勇决定继续找“资源”。老天不负有心人,最终,汪勇找到了两家饭店,对方愿意每天给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一百多份免费盒饭。一家烤肉店的老板站了出来,愿意提供厨房场所。

2月5日,“汪勇志愿者餐厅”盘活了,每天生产出盒饭700份,解决了医护人员、专职司机、志愿者的吃饭问题。随着工作不断推进,汪勇的盒饭供给量越来越庞大,到最后,每天要提供盒饭15000份。

出行、吃饭问题解决后,汪勇开始着手解决医护人员的其他生活需求:换眼镜片,修手机屏幕,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秋衣……汪勇领导的志愿者团队,成了武汉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的“后勤服务保障中心”。

“汪勇,你为什么能够一呼百应?”“可能是大家信任我吧。”

“你觉得这种情况下,人跟人之间的信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生死之交,大家都是想出一份力,目标是一致的,保护医生,给武汉加油。”

2月19日,顺丰企业复工,汪勇接到了领导电话:“明天来上班,你被升职为部门经理,管理四个营业网点。”顺丰小哥汪勇“升级”为部门经理汪勇。

汪勇的工作笔记本

一个小时的交谈,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位“生命摆渡人”。汪勇把他厚厚的工作记录本捐赠给我们说:“整个疫情期间,这个本子一直陪着我,里面有我办的每一件事,记录了我联系的所有爱心人士、志愿者为武汉捐赠的每一分钱。”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工作记录本,更是为“摆渡人”指路的旗帜和导航。每一页纸上,也许只是寥寥几笔,也许有人按下了红手印,还有一些陌生人签下的名字,每一笔每一划,都勾勒出那段至暗时刻的大武汉透出的温暖微光。

武汉医生甘如意:

与生命赛跑 跨越300公里的骑行

一辆自行车,一张“临时通行证”,一部旧手机,一段4天3夜跨越300公里的返岗归程,定格下了一个90后女孩最美逆行路上的青春身影。

2020年1月,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医生甘如意放假回老家过年,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甘如意将于春节假期结束后踏上返岗的路途。

从她的家荆州市公安县斑竹垱镇双河场村到工作单位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正常情况下返岗路是这样的:从村里坐车到县里要两个小时,从县里坐客车到市里要一个小时,从荆州市乘高铁到汉口火车站约一小时四十分钟,从火车站坐公共汽车到单位宿舍要一个半小时……300公里的路,在交通工具便利的情况下,依然要几经周转,历时一天。

疫情暴发后,甘如意虽然人在老家,但她每天关注着新闻里关于武汉疫情的一切状况。1月23日,武汉市宣布封城。第二天就是除夕,甘如意却萌生了返回金口岗位的念头。听到她的想法后,父母虽然不舍,但是并未阻拦,唯一的问题是怎么回去。

一家人从大年初一就开始想回去的办法。通过县里发布的公告,甘如意了解到返城需要的流程。1月30日,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为甘如意开具返岗证明;1月31日,通过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甘如意办理了临时通行证,车牌号一栏写的是“自行车”。

甘如意的临时通行证

1月31日,甘如意从家骑行到了公安县,夜晚借宿在亲戚家。2月1日,她骑行至荆州市,夜宿一家旅馆。其间,由于荆州长江大桥只能步行过桥,甘如意把自行车暂放在桥头一家商铺。2月2日,甘如意扫了一辆共享单车继续前行,骑行至潜江市的一个监测点时,已是晚上8点。得知她是要回去上班,当地民警为她找了旅馆安顿下来,又找到一辆去武汉血液中心的顺路车,第二天带她一程。2月3日,甘如意乘顺风车在汉阳区下车后,又骑了辆共享单车回到单位宿舍。这位1995年出生的女孩,靠手机导航骑自行车踏上了这段旅程,辗转了4天3晚。

2月4日,甘如意开始正常上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和平常一样,为病患做检查、检测血液样本。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在危难面前做出了惊讶所有人的不平凡举动。当央视记者董倩采访甘如意时,她平静地说道:“我们科室只有两个人,疫情这么严重,我必须要回去,而且另外一名同事已经连续工作五十多天了,我要减轻他的压力,在疫情面前,医生就要像战士一样的往前冲。”

甘如意的故事正在感动和影响许多人,她面对疫情的淡定执着和惊人勇气更成为大武汉抗疫战线中一股巨大的正能量。陪伴她经历4天3晚的自行车,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品牌,自行车架有点歪斜,车上的油漆也有些脱落。就是这辆再普通不过的自行车,连续工作几天几夜,铺设出一条抢救生命的赛道,更承载了一位武汉医生在疫情面前的勇敢、责任与担当。甘如意用的手机,也不是市面上那些功能繁多的款式,但就是这部手机,成了甘如意大年初一深夜骑行时她和外界的唯一联系。靠着这部手机导航,她走过了这段漫长、恐惧、艰辛的道路。这些意义非凡的物品,目前已由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接洽征集中,它们将作为重要展品在中山舰博物馆疫后的展览中展出。

“武汉嫂子”罗姐:

关爱医护 撑起小区一片天

“管不了那么多,先冲了再说!”

当我们问到罗姐,要是做志愿者被感染了怎么办时,她是这样回答的。见到罗姐的第一眼,她亲切得就如同身边的一位邻居阿姨,但当她开口交谈后,言语中充满着武汉女人的麻利爽劲、正义果敢。

就在所有志愿者都在关心医务人员的出行、吃饭时,武汉退休党员罗秋玲想到的却是更加细致入微的问题——医务人员长期不能回家,内衣裤能不能及时更换,怎么办?当时的武汉没有一家商店开门,罗姐在网上到处询问,托朋友的朋友,最终找到了武汉一家可以发货的内衣商店。再三确认过衣物卫生后,罗姐自己掏钱买下这批内衣送到安徽医疗队员们的手中。除了内衣裤,罗姐还想办法买到袜子、香薰包等随身物品,在家里做成一份份关爱包送给医疗队。有位医疗队员在拿到罗姐送的物品后,感动地说:“我真的想打电话告诉我妈妈,武汉有人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

就是这样一位武汉嫂子罗姐,胆大心细有韧劲,不光心系医疗队,更为武汉市江岸区六合社区的居民撑起了一片天。

在武汉封城的漫长时间里,也许很多人每天操心的是:今天该去哪里团购菜品?而罗姐操心的却是小区里的居民不会团购的怎么办?孤寡老人在家怎么办?有人半夜里有点急事又该怎么办?罗姐凭借着自己的干劲,让小区里和她一样想为武汉疫情出力的人都走到了一起。很快,由罗姐、“黑衣大侠”、红红夫妇、虎子组成了六合小区居民互助队,他们在疫情最艰难的2月初,在居民中建立了微信群,群内多达200人。这个群不光帮居民团购菜品,谁家有什么困难在群里喊一声,马上有人响应。

他们的团队分工明确,罗姐和“黑衣大侠”是总负责和统筹安排。“黑衣大侠”是居民给高校老师吴杰起的外号,因为吴老师经常穿着一身黑衣去为居民服务,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群内的网络维护,在小区内向居民推广二维码进群。有位残疾居民的助听器没电了,吴老师找遍了各大购物网站,自己贴钱终于买到了合适型号的电池。红红夫妇负责每天定时定点上门看望高龄老人,和虎子一起负责接应,运输和临时补位。虎子是附近一家福利彩票点的销售员,疫情期间经常是一大早就在超市等候,群里的居民需要什么,他就现场买什么。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采购,虎子笑说:“我的电动车都骑垮了。”当我们问到红红夫妇为什么愿意加入罗姐的团队,红红说:“我们就是信任她。”

罗姐给安徽医疗队手写感谢信

疫情是一面放大镜,处处闪现着人性的光辉。罗姐,这样一位普通的武汉嫂子,却给了我们感动于无声处的强大力量。罗姐把她的工作笔记捐赠了出来,说:“我们做志愿者的时候真的没有想那么多,通过你们博物馆这样一收集,才发现原来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故事。”

征集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武汉中山舰博物馆计划于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为广大市民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抗疫物件展览,从保卫大武汉的视角,记录英雄的城市中涌现出的英雄人民。

来源:国家文物局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Qnews|为“骑车4天3夜返汉抗疫英雄”动手术 医生专门设计方案助其恢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7
浙江安吉:为抗疫一线人员托管孩子
中国教育报 2022-05-09
援沪抗疫:援沪疫线有支青年突击队
重庆日报 2022-05-04
《穿过寒冬拥抱你》用爱回应“志愿者日” 治愈发布平凡人群像视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6
抗疫题材影视剧井喷 这个冬天需要“穿过寒冬拥抱你”
扬子晚报 2021-11-18
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产生巨大冲击波 庚子抗疫让“强国一代”急速蜕变成长
中国青年报 2021-10-08
中国抗疫举措彰显“人民至上”理念
新华社 2021-08-19
大型抗疫题材民族歌剧《天使日记》在武汉首演
中国新闻网 2020-1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