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氢燃料电池汽车到底长啥样?离消费者有多远?详解来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30 16:49

处于新能源风口的氢燃料电池,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发动机长啥样,与普通燃油车、新能源车有啥区别?离咱们是远还是近? 8月30日,针对这些网友们关注的疑问,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刚刚参加“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科创板公司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请他解密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步入商业推广阶段

处于风口上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何时步入商业化呢?张国强通过一组数字为记者详细解读。

张国强告诉北青报记者,通过前期产业发展,我国已经形成涵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及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各环节的完整生态链,为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特别强调,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高速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企业可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绿色债券、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上市融资等渠道获得资金支持。根据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国内氢能产业公开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从投资分布来看,制氢及燃料电池环节是产业投资最活跃的领域。随着央企、大型能源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布局,促进了战略资本与氢能企业间资源整合,助推我国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我国掌握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核心开发技术。他举例说明,以12米氢燃料电池客车为例,当前售价约为180万人民币是2008年1/10,且具备了-35℃低温启动和500km以上长续航能力。

加氢基础设施是保障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的基础。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国共建成运营269座加氢站,除甘肃、青海、西藏外其他各省均有分布,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示范应用规模是体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主要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561辆,是全球最多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国,车辆运行涉及全国68座城市,示范应用场景逐年丰富,车型已经从早期单一的大型客车发展到商用车主要车型全覆盖,开始步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达十万台

据张国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50余项国家级产业相关政策和规划,百余项地方产业专项政策,为这个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尤其是去年五部委下发《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大城市群启动新一轮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在展望产业前景时,张国强告诉北青报记者, 在各类资本助力、产业协同发展、技术持续进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示范运行带动下,我国将成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国家。

业内人士预判,在2021-2025年产业进入规模化示范阶段,市场规模达到5-10万辆。到2030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车辆规模超过100万辆。为满足不同阶段市场应用需求,为满足车辆对续航里程的需求,高储氢密度车载氢系统的开发尤为重要,预计在2025年前后,70MPaⅣ型储氢瓶技术将在我国得到应用,同时液氢应用也将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掌握了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技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从零部件到系统实现了快速提质降价,后期的降本主要通过规模化拉动。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将达到十万台级,发动机成本可降至1000元/千瓦,低于锂电价格;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可达到百万台级,发动机成本可降至200元/千瓦,低于传统内燃机价格水平。

亿华通已与30多家车企发布103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

市值超百亿的科创板公司亿华通,是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及产业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氢能领域的领导品牌。据张国强介绍,经过多年的研发及产业化探索,公司掌握了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十大核心技术。

近年来持续迭代开发了系列化石墨板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覆盖30-240kW,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国产化率高达100%,可实现陆路交通应用场景全覆盖。

特别是2021年12月发布的最新一代产品,是国内首款额定功率达到240kW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该产品采用多项自主集成技术,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空、水、热、电等核心元素的高效协同控制,具有高功率、高响应、高集成、高经济性等特点,满足高速、长途、重载应用场景使用需求。

在国际化合作方面,亿华通与国际知名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商-丰田公司成立合资公司,2021年双方共同研发大功率超低温金属板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发布,该产品具备高可靠性、长寿命、低成本等优势。

亿华通还与国内30多家整车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发布了103款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过24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搭载亿华通产品在23个城市投入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1亿公里。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氢燃料电池产业方兴未艾 上市公司加强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3-06-11
氢燃料电池利好消息密集催化!产业链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财联社 2023-02-18
氢燃料电池汽车“领跑”氢能应用
经济参考报 2023-01-21
五大城市群探路“氢能” 燃料电池汽车迎利好
经济参考报 2022-10-24
多因素助力降本 氢能汽车产业处于规模化前夜
上海证券报 2022-08-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