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小学出台“20条” 上海将设场馆青少年健身开放日
解放日报 2023-09-24 10:37

新建学校严格按标准配置体育场地,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将每年9月第3周的星期六设为社会体育场馆“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近日,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上海市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文件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健全教学、赛事和评价体系,完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强化场地设施和师资队伍保障能力,增强学校体育发展活力和育人成效,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更多的学校推动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力量支持体育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越来越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校园中走出。

《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包括:场地设施升级行动、教育教学提质行动、赛事育人增效行动、家校社协同共育行动、多元评价引领行动、组织保障强化行动,共二十条具体措施。

上海将全面提升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和保障能力,为学生参加日常体育锻炼提供有利条件,推动落实场地设施建设标准,新建学校严格按标准配置体育场地,五个新城及有条件的郊区进一步提高标准,推进“一校两运动场”建设,36班及以上规模高中原则上须配置400米环形跑道;将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区域体育场地统筹保障范围,推动场地设施拓展升级,灵活打造“微操场”,建设校园体育运动智慧场景,推广运动休整室;鼓励社会场馆资源为学校提供支持,鼓励向学生公益开放,并将每年9月第3周的星期六设为社会体育场馆“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

上海将聚焦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实施“知识+体能+技能”课程内容,基于“双新”要求,深化“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方式转变,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以高品质育人理念、育人课程、育人课堂引导育人方式变革。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2—3项运动技能。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时间,保证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推动落实初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推动高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保障每天校内外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上海将挖掘体育赛事的育人价值,拓展育人功能,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实现以赛育人,发挥赛事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养成顽强意志品质、弘扬体育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建全分层赛事体系,打造2—3个品牌赛事,丰富锦标赛、阳光体育大联赛设项,试点举办体质健康专项赛,推动各区举办体育节,学校每年至少举办2次校级运动会。

文/龚洁芸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亦庄中小学公共场馆假日向师生家长开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05
长沙等地寒假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长沙等多地宣布寒假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0
江西出台新规破解“去哪儿健身”难题 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
中国新闻网 2023-11-27
以场地共享促全民健身
人民日报 2023-1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