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法官用心,群众“烦心”变“安心”
人民法院报 2023-02-01 22:28

近年来,上海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信访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强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努力推动执行信访工作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发放安心款,权益保障不延误

“我收到法院发来的短信,要我在平台上进行登记信息,但是我年纪大了,不会操作,请法官帮我看看。”近日,当事人张阿姨来到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寻求帮助。

“您可以在微信上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上海)’小程序,然后点击‘地方特色’,进入‘刑事案款信息核对’……”宝山区法院的执行干警耐心地帮助张阿姨登记信息。

张阿姨是一起集资诈骗案的受害人。诈骗团伙通过推广“药王茶”等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70余名老年人非法吸收资金,造成损失190余万元。在宝山区法院执行干警的努力下,该案全额执行到位。

在涉众型刑事案件的财产执行工作中,早日拿到钱款是当事人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规范及时发放案款,成为上海法院关注的重点工作。对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专项调研,研发推出“刑事案款核发平台”,并建立财产异议听证制度,创新对外债权清收机制,并进一步加强了非法集资案件追赃挽损力度,切实有效推进非法集资案件涉财产执行工作。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上海法院通过“刑事案款核发平台”共计确认41.6万余名受害人的信息,发放案款74亿余元,共计27.3万余名受害群众通过平台得到补偿。

解决烦心事,群众诉求速解决

“第二天我就可以买票了,感谢人民法院急我所急,这么快就解决了我的难题。”近日,接到法院的回访电话时,老张满意地说道。

老张是一被执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年底需回笼各地的应收款,希望法院能够解除他的限制高消费令,以便他购买机票,去各地收款,经法院多次协调,老张和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分期付款和解方案,申请执行人同意暂时解除老张的限高措施。

老张的烦心事的顺利解决,体现了上海法院多年来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完善责任落实闭环机制的成效。上海高院定期摸排,贯通协同,做到“人贴人、事贴事”,围绕受理、甄别、登记、交办、督办、核销、回访等环节,构建执行数据库,力争第一时间掌握并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上海高院多次召开工作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逐项梳理、认真研究,落实整改相关工作,形成各级党政机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执行工作格局。上海法院还坚持社会化思路,线上、线下联动,将调查研究与整改落实相结合,鼓励、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涉执矛盾化解工作。推广执行全流程规范、透明的网上办案模式,加强对各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全程公开、全程可溯,拧紧执行责任闭环链条。

据统计,2022年,上海法院共开展执行在线谈话43924件次,移动执行App在线52165人次,执行互动接收信息494件,执行取证案件数6254件,留痕证据总数19461件。上海高院执行指挥中心共审批并转发本市法院委托事项47975件,处理审核接收外地委托事项55928件,办结42593件,加急协调外省委托事项453件。

搭建连心桥,司法救助有温度

2021年,正值壮年的小杨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后来他起诉肇事方某物流公司要求赔偿相关损失,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物流公司赔偿医疗费等共计100余万元,但判决生效后,该公司迟迟不履行支付义务。于是小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嘉定区法院调查,该公司名下仅有交通事故涉案货车一辆,且被执行人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

得知这个消息后,小杨情绪崩溃了:“我现在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好,儿子还没成年,妻子忍受不了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多次离家出走,一家四口的收入只有当地低保的收入水平。”

一方面是走投无路的申请执行人,另一方面是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怎么办?

了解了小杨的实际情况后,上海高院执行局督办该案,嘉定区法院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积极联系当地民政、村委会等部门,秉承“救急救困、应救必救”原则,认真落实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帮助小杨申请到了40万元的司法救助款。

“感谢党,感谢人民法院,感谢法官,对我们一家来说,这真是一笔救命钱!”小杨说。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22年以来,上海法院积极开展“促发展,保安全”专项活动,全力搭建司法机关与困难群众的“连心桥”,通过司法救助传递温暖、传递党和国家的关爱。对涉及冻结养老金、工资卡的执行案件,上海高院出台意见,实行先预留生活保障再扣划提取剩余款项的措施。

上海高院还及时制定出台涉疫情执行工作法律适用相关意见,围绕涉疫期间不可抗力认定、失信修复要点等焦点问题,为基层法院开展文明规范执行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在具体案件执行过程中,上海法院坚决扛起司法职责,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据统计,2022年,上海全市法院实际执行到位金额达757.5亿元,同比增长5.7%。据了解,下一步,上海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效统筹执行工作平稳运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执行领域深度融合运用,不断丰富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建设,切实将智慧执行建设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执行成效,解决人民群众对执行信访工作的急难愁盼,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

文/记者 陈凤 通讯员 徐毓杰 高仪阳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青海法院建立诉调对接 共同化解劳动争议工作机制
法治日报 2024-05-02
法官变身“主播”直面执行热点难点
法治日报 2024-04-19
违规鉴定扰乱正常审判执行工作 两中介机构被湖北省法院列入 “黑名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7
唐爽被司法拘留15日 两年后仍未完全履行与周立波胡洁案生效判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4
青年法官朱骏:“极客”法官法宝多 数“智”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新闻网 2023-03-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