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将打造三层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07:01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文旅局获悉,“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的构建工作已全面启动。目前,风景道主线62处72块旅游交通标识已经完成线下挂牌,并同步在北京智慧旅游地图上线。今年,北京市文旅局将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引导各区进一步完善风景道支线和探访线路,最终形成主线、支线和探访线路并行的开放式、廊道式的长城景观体验线路,打造北京独特魅力的长城文旅新名片,并带动沿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的构建并不是要新建线路,而是对长城现有周边道路设施的整合、优化和提升。通过合理规划,风景道将分为三个层次:主线、支线和探访路线,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其中,主线主要依托现有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确保游客能够便捷地抵达各个重要景点;支线则更加贴近自然,适合骑行、徒步等户外爱好者深入体验长城的魅力;而探访路线则更具探索性,鼓励游客自行探寻长城沿线的隐秘角落。

“主线大多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路况好但是距离长城较远,只能在部分路段远观长城景观,目的是告诉大家原来这条路其实是沿着长城的走向在走。支线可能离长城更近一点,探访路线基本就能到达长城附近了。整合之后的长城国家风景道将更有利于市民、游客,特别是自驾游爱好者在长城沿线观光游览。”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2022年底,北京市文旅局率先发布了“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的主线线路。去年,市文旅局进一步确认了主线长度,并对主线62处72块旅游交通标识完成线下挂牌。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的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西起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村,自西向东途经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六区,主线全长445千米,串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五大主题展示区,辐射联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黄花城水长城、司马台长城等30余个优质旅游景区,以及20余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今年,北京市文旅局将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这将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各区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支线和探访线路进行规划设计。”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北京有很多大家熟悉的长城,如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这些都是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但还有很多长城遗址是公众所不了解的,“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构建完成之后,将有利于北京长城旅游资源的整体推广,“这里面有很多长城是不具备游览条件的,但是我们可以推荐大家去它附近的最佳观赏点看看,这个观赏点可能是一个景区也可能是一个乡村甚至一个民宿。”该负责人透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推广北京长城资源的同时,带动其沿线乡村的旅游发展。

对于如何确保风景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市文旅局透露,在风景道的建设过程中,将充分考虑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标识标牌,提供便捷的交通和服务设施。目前正在制定中的指导意见将对包括风景道标示牌规范、驿站和观景台设置等内容进行规范,同时,还将加强对风景道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游客能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畅游长城。

围绕长城旅游资源,北京市文旅局将通过在长城沿线村庄培育“长城人家”民宿品牌,丰富现有民宿的长城元素,目前已经推出的“长城人家001号”为八达岭镇石峡村石光长城精品民宿。此外,市文旅局还计划举办长城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推动长城文创产品的落地和市场转化。

样本

八达岭景区创建长城旅游开发利用新范例

3bt1_b.jpg

6月9日,北京首部以长城为主题的大型情景剧《梦华·长城》将开启首演。这部剧以长城文化为灵感源泉,以两千余年的长城历史故事为主线,打造了一出美轮美奂的“长城梦华录”。近年来,八达岭文旅集团在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探索旅游开发利用新模式,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成为北京长城旅游开发利用的新样本。

徒步“原生态”长城感受历史沧桑

位于北京西北延庆区境内的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保持最完整、开放最早、最受人关注的长城景区。通过区域拓展和景点深化等模式,八达岭景区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旅游体验。

去年底,八达岭长城南城延长线对外开放。新开放的长城从南七楼一直蜿蜒至南十六楼半,全长1245米。在这里,游客有机会接触到更原生态的长城形态,并通过户外徒步等活动,更深入地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与此前已开放段长城“建筑形态完整”的样子不同,这段新开放长城在排除险情和病害后,保留了原状。“开放采取少量、小规模、预约制、集体组织形式,主要开展户外徒步、探险穿越、长城研学、旅拍等活动。”北京八达岭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翟艳伟介绍,这一段安排有专门的讲解员,向游客讲述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为游客深入了解长城、探索长城文化提供便利,“目前来看,深受大家欢迎。”

步入八达岭长城景区,乘坐南线地面缆车抵达南四楼,再走三五分钟,穿过便门就能到达南线延长线。没有大客流的嘈杂,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向南远眺,“之”字形长城巍峨雄壮。由远及近,所看到的是与北段长城截然不同的景象:两侧的垛墙忽高忽低,有的垛墙甚至已经消失;有的敌台的中室顶部已坍塌,有的还残留着部分墙体……这段保留了岁月痕迹的长城,以其真实的历史沧桑感,给游人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冲击。

“这段是在2013年完成抢险加固的。”八达岭长城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抢险加固主要以排除险情和病害为主,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南城延长线有限度地对外开放,满足了游览日益多样的参观需求,实现了景区参观区域的拓展与深化,同时也让文物“活”了起来。

夜长城常态化开放带来游览新体验

八达岭夜长城的开放,是近年来八达岭长城景区旅游开发的又一大亮点。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长城的旅游体验,更在推动北京夜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达岭夜长城的开放,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夜长城的开放主要集中在法定节假日和周末,意在为游客提供一个不同于白天的长城观赏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夜长城的开放频率逐渐增加。2023年“五一”至“十一”期间,八达岭夜长城开始常态化开放,从以前的每周五、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开放,调整为每天晚上开放,并通过灯光秀和文艺展演等形式,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夜游体验。当年“五一”至“十一”,八达岭夜长城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收获了众多美誉,进一步提升了八达岭长城的旅游吸引力。

今年“五一”起,八达岭夜长城再次回归。5月底,当北京市内已经热意十足,夜晚的延庆八达岭长城上仍然有些许凉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八达岭长城如同一条闪闪发光的巨龙蜿蜒在群山之间,熠熠生辉。登上南四楼,“人字形”的夜长城如“金龙摆尾”般壮美辽阔,令人惊叹。这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观,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纷纷到此一游,感受长城的雄伟与神秘。

如今,夜长城已经成为一个热门旅游IP。今年“五一”假期,除了八达岭外,居庸关、慕田峪也纷纷开放了长城夜间游览项目。夜长城的开放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各段长城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仅延长了游客的游览和停留时间,也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内容,有效地拉动了长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八达岭夜长城开放期间,以北京长城音乐会为代表的各种演出还成为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八达岭夜长城的开放是景区对长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次成功尝试。“未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升级,八达岭夜长城还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为游客带来更加精彩和丰富的旅游体验。”翟艳伟介绍。

挖掘长城文化内涵 塑造品牌形象

文化衍生产品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八达岭文旅集团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联合多家单位推出了以长城为主题的大型情景剧《梦华·长城》。同时,景区还开发出了如明小兵和长城四季双色雪糕等系列文创产品,塑造了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提升了长城的文化影响力。

《梦华·长城》是北京首部长城主题大型情景剧,它以“与历史相遇,共华夏龙腾”为主题,以长城文化为灵感源泉,以两千余年的长城历史故事为主线,选取极具辨识度、号召力、聚焦点和有记忆符号的与长城有关的名人、作品、故事、逸事,打造出一台包含《秦时明月》《大汉雄风》《盛唐繁花》《大明荣光》《六合同风》等内容的“长城梦华录”。

剧里既展现了以人拉手推肩抗的方式,修筑长城工事的艰辛,也有女演员手执宫灯期待着梦中人归来的感人场景;既有汉朝的金戈铁马征战场景,又有大唐万国来朝的盛世风采,更有大明将士守卫长城的爱国情怀。最令人惊喜的是其中的互动环节。在演出区域,观众可以走进分剧场,近距离观看到长城修筑的艰辛,可以坐在宾客席位上参与“胡汉通婚”民族融合的喜庆仪式,还可以在和“李白”的对诗中,参与诗词猜谜活动。“整部剧向游客展现了长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以此增强游客对长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八达岭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荣欣锋介绍。

    在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的同时,八达岭还在文创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经先后打造出长城礼物、长城好物、八达岭长城中国礼、八达岭少年使者、万里之约中国情、Fun长城等11个文创品牌。这些文创充分发挥“长城”超级IP和“八达岭”金字招牌的优势,不仅丰富了长城文化的传播形式,更通过深度挖掘长城文化品牌价值,提升了八达岭长城的文化影响力。“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

诸多文创产品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明小兵”系列。身形略胖、长相憨厚的“明小兵”是一名追求梦想的普通人,也是成千上万修筑明长城军士的缩影。2020年以来,“明小兵”逐渐成为长城的网红产品,还曾作为2020年北京长城文化节等重要活动的标志物。之后,八达岭文旅集团还将其与冷饮等结合起来,陆续开发了“明小兵”冰品雪糕等衍生产品。

“我们现有明小兵、长城天团等五组、10余款IP形象。”翟艳伟介绍,同时,八达岭文旅集团不断实践跨界合作、品牌联名,推出“不到长城非好汉”高端国礼和长城四季双色、4D多色雪糕等系列产品,全面覆盖长城文化周边,实现长城生活、长城研学、长城美食、长城纪念品、长城邮品、长城潮服等诸多品类千余种产品迭代焕新。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还能让游客在品味中感受到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

延伸

72个“微网格”精准管理

面对游人如织的状况,八达岭景区如何在做好秩序维护和游客疏导的同时,兼顾长城文物保护等日常管理工作呢?北京八达岭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张伟介绍了他们的“独家秘籍”。

景区将城上、城下区域划分为72个“微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措施,适时增加安保力量,实现管理区域“横到边、纵到底”,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在完成服务游客工作的同时,全都化身“红星卫士”——长城守护者,对长城实施保护全覆盖。

“针对关城、西平台、南一楼、北一楼、北四楼、北八楼等重点区域,我们采取上、下分流、控流,增设隔离护栏,增加疏导人员等方式,保障游览秩序。”张伟说,城上安保方面,除了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宣传提示,还为安保人员配备“文物巡查”袖标及马甲,通过加强巡视力度防止刻画事件等的发生。此外,依托摄像监控系统,景区还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共同维护游览环境。

相关新闻

6条长城古迹游线路发布

昨日,由市文旅局主办的北京长城古迹资源开发推介会在延庆举行。推介会现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6条“漫步北京——长城古迹主题游”线路,并在高德地图上线“到北京游长城线路攻略专区”,以更好地宣传北京长城古迹资源,满足广大游客游览需求。

推介会现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梳理北京长城新的、小众的古迹遗迹类主题资源,发布了6条“漫步北京——长城古迹主题游”线路,分别是:“长城脚下,古韵京西——门头沟城堡古村探访之旅”、“关城漫步,穿越古今——昌平长城假日休闲之旅”、“古迹巡礼,沉浸夜游——延庆长城万象打卡之旅”、 “山水之间,艺术生活——怀柔长城作伴慢享之旅”、“树守长城,乐居水镇——密云古道古堡古树之旅”和“访将军关,享金海湖——平谷环湖畅玩寻迹之旅”等。同时,“到北京游长城线路攻略专区”也在高德地图同步上线,满足广大游客新的游览需求。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这6条线路均包括线路设计、玩法推荐和吃住攻略三部分,对6段长城古迹及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探访古关,醉享金海——平谷环湖畅玩寻迹之旅”为例,这是一条2日游线路,第一天建议市民游客先游览金海湖碧波岛度假区,然后前往将军关长城;第二天可以从金海湖景区前往俄罗斯进口商品馆,住宿可以选择金海湖周边民俗餐厅/酒店或者碧波岛。目前,将军关长城尚未开放,禁止攀爬,仅供观赏。但游客可以探访将军关长城所在的将军关村,古村建筑布局上的军事防御智慧值得慢慢品读,将军石、将军关城遗址更是不容错过。这条线路的一大特色是,游客除了探访古村,还可以在金海湖碧波岛享受慢生活,到平谷俄罗斯进口商品馆嗨购。

微信图片_20240607064807.jpg

《北京青年报》2024年6月7日相关报道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2024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延庆段公路自行车赛盛况空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6
2024八达岭夜长城4月30日起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八达岭夜长城2024年春节将再度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4
春节期间,八达岭夜长城将再次开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01
双节假期八达岭夜长城将连开八天 ​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