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劳动午报 2024-06-03 11:00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紧扣经济发展脉搏,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找准坐标、厚植优势、彰显贡献,加快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能工巧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走进山东五莲县一家农机企业的总装车间,几名职校学生正在学习安装线路。怎样减少磨损,如何经得起行驶颠簸?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近日,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山东等地举办,深化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能工巧匠的生动缩影。(6月1日《人民日报》)

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畅通学生技能成长成才渠道,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从科技创新到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大国工匠,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承载了重要的使命。

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而教育是根本。各地各部门要从根本上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宏观统筹,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紧扣经济发展脉搏,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找准坐标、厚植优势、彰显贡献,加快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能工巧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职业教育要结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产引教、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把准产业与教育的发展规律,对标国家战略部署,对标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对标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要求,把论文写在田间车间,把课题立在行业企业,把成果用在生产一线和教书育人上。校端培养人才必须面向产业实际需求,企业也要积极主动走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与学校共同投入、共同开展专业规划,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实施和实习实训,实现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加快培养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高技能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占有重要位置,职业教育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优化办学模式,对标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不断进行适应性变革及调整,开辟新质生产力教育的新赛道,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真正发挥助推器、支撑力的作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又旨在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面对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职业教育应担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彰显职业教育的新担当,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文/潘铎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把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人民日报 2024-06-01
人口转型呼唤职业教育红利生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教育部:淘汰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
教育部网站 2024-04-19
培养大国工匠,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
中国青年报 2024-03-18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人力资源支撑
光明日报 2024-03-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