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装病or真病?不适表现在躯体上,却是心理出了问题!
人卫健康 2024-05-29 17:30

案例

小赵:医生,我全身乏力快半年了,经常无精打采,即使在家休息也不会好,不想去工作,去医院看了3次,检查做了很多,但什么也没发现,家人也一直说我装病,可我还是觉得没力气,有时早晨无法起床,还经常感觉呼吸不畅,您看我这是怎么了?

医生:其实,有些人的不适表现在躯体上,却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您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躯体忧虑障碍。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下这种疾病吧!

什么是躯体忧虑障碍

躯体忧虑障碍以存在躯体不适症状为特征,这些躯体不适症状对患者造成了痛苦,并导致患者对于这些症状过度关注、持久担心、反复就医,即使各种医学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或医生反复解释,也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患者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有些患者可能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且存在的躯体疾病也会导致患者自觉不适,但其严重程度远不足以解释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即患者的关注程度明显超过躯体疾病本身的性质及其进展程度。

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躯体形式障碍、功能性躯体综合征或医学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如纤维肌痛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躯体忧虑障碍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症状复杂多样,但未能找到明确的器质性依据。

▲反复检查和治疗疗效不好。

▲诊断名称含糊、多样,常被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某某综合征”等。

躯体忧虑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呼吸系统症状:气喘、憋闷、气短、干咳、呼吸困难感等。

▲循环系统症状: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头重等。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腹胀、腹泻、胃部不适、食欲缺乏等。

▲肌肉骨骼系统症状:麻木、发冷、疼痛等。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尿频、尿急等。

▲生殖系统症状: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外阴瘙痒等。

▲其他症状:乏力、怠倦、眼睛疲劳、咽喉异物感、耳鸣、口渴、味觉异常、僵硬、失眠(易惊醒)等。

躯体忧虑障碍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以躯体症状为主,躯体症状是持续的,但不一定是相同症状,而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多种躯体症状,在一段时间(至少3个月)内存在。

▲患者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且担心程度与实际情况不相称。

▲相关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但患者仍反复就医。通过恰当的医学检查及医生的解释,均不能缓解患者对躯体症状的过分关注。

▲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如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

▲排除了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抑郁、精神分裂症或妄想性障碍等。

躯体忧虑障碍如何分类

躯体忧虑障碍可按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躯体忧虑障碍:患者每天对症状的担心时间不超过1小时,对其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但社会功能没有受到明显损害。

▲中度躯体忧虑障碍:患者每天超过1小时关注躯体症状及后果,并频繁就医,对其社会功能造成了中度损害。

▲重度躯体忧虑障碍:普遍且持续地关注躯体症状可能成为患者生活的焦点,并反复频繁就医,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躯体忧虑障碍如何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的在于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本质,矫正错误观念,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疾病有相对正确的认识,对疾病及其预后有积极态度,对医学检验结果有合理的理解,客观对待自身健康的评估,适当做出承诺和必要的保证。

常用的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由于患者症状的多元性,且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故应用精神药物来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强迫症状,其也可缓解患者疼痛、紧张、失眠、激越等躯体不适症状,并为心理治疗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抗焦虑药不宜长期应用,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时减少用药剂量,直至停药。

对于共患躯体疾病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

躯体忧虑障碍如何预防和改善

▲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培养个人爱好,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加强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打球、打太极拳等。

▲学会适时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调节面对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可以适当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等的帮助与支持,及时解决可能引起焦虑的具体问题。

▲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如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正确面对心理问题,多了解相关知识,有问题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心理咨询治疗费用太高又成患者“心病”
法治日报 2024-05-15
长期“不高兴”,很可能是抑郁了!
人卫健康 2024-05-04
你是神经衰弱吗?出现“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要警惕!
人卫健康 2024-04-17
春天为何心理疾病高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儿童精神科门诊为何熙熙攘攘?记者调查儿童青少年心理之困
法治日报 2023-1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