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高铁清洁袋成年轻人“漂流瓶”:里面有考研人“上岸”的期许 有陌生人的接力祝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20:25

最近,一名女生在高铁列车的清洁袋上向陌生人留言并得到回复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晒出了自己曾在高铁清洁袋上写下的留言或者收到过的留言,小小的清洁袋成了高铁“漂流瓶”,年轻人在上面写下他们的旅途见闻、对未来的期许和对陌生人的祝福。有考研学子在上面写下自己的“上岸”梦想并如愿以偿;有乘客在上面接力送出对陌生人的祝福,并从中看到人非常善良且诗意的一面,还有小学生在上面写下“学业有成、天天向上”的祝福;有乘客在2023年末写下自己考研结束后恋爱也结束了,“感觉很多事在结束,但并不觉得遗憾,期待新年和新的阶段。”

高铁清洁袋成留言板 考研学子写下梦想与期许引发共鸣

“现在我正坐在前往复试的高铁上,我迷茫焦虑,但又对我的未来充满期待……在此,我邀请您倾听我不曾对他人诉说的野心。我要我自信阳光,我要我有所成就,我要这世界有一束光为我而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希望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祝千千万万个我都顺利上岸,祝千千万万个我们都心想事成。”清洁袋上的字迹隽秀有力,写于今年3月26日,在G1836次列车上。

3月27日,一位同样搭乘这趟列车的网友发现了这个清洁袋,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帖子:“何其幸运,我们跨时空相逢,相信现在你已信心满满地抵达了复试所在地,而我也即将抵达,这小小的清洁袋也是满满的祝福,我会带着它一起前往。复试顺利,祝你,也祝我。”当天,在清洁袋上留言的网友乐乐(化名)看到这则帖子,在评论区留言“祝千千万万个我们都顺利上岸!”

两位考研学子温暖又浪漫的隔空对话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共鸣,不少考研学子在评论区互相加油打气。后来,乐乐发帖分享了自己成功通过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的消息,网友们也纷纷送上祝福。

3月31日,另一位研友廖同学在前往广州复试的D3315次列车的清洁袋上也写下了激励自己的留言。“我要去华南农大复试,希望不留遗憾,如愿上岸梦校。愿你事事顺心,脚下一路生花!”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初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复试前特别紧张,想着这趟列车的买票钱可能要白花了,同时又非常渴望被录取。“为了把脑中不好的念想赶走,给自己加油打气,我想做些什么。在清洁袋上留言后我也感觉心定了,感觉成功与否不太重要,因为自己已经很勇敢去追梦了。”

廖同学希望自己的留言能激励其他与自己同样苦恼的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不好的结果,但没有谁的人生真正一帆风顺,不管结果好坏,我们都要朝着目标继续向前看。”

有乘客清洁袋上接力留言祝福陌生人 “看到人特别善良和诗意的一面”

一些乘客把清洁袋当成了留言板,写下对陌生人的祝福。5月6日,网友“释怀”在从北京开往张家口的高铁上收到一位北京小学生在清洁袋上的留言:“你好陌生人,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希望你是一个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因为我写的和这些有关。祝你学业有成,天天向上。”

网友“释怀”说,他是一名大四学生,当天到达目的地已经凌晨3点多,经过一路奔波身心俱疲,临下车前看到小朋友的留言,被其单纯的善意感动,感觉很温暖,希望这个祝福继续传递下去,就把清洁袋放回原位。随后他在社交平台晒出这个留言,并回复:“谢谢你小朋友,可惜我的学生生涯已经到尾声了,马上要参加工作成为一个小大人了。很幸运看到你写的这些,祝你健康快乐,赤诚善良,最后一定前程似锦。”

2023年9月7日,在从青岛北开往南京南的G1553次列车上,“00后”的王久儿也发现了一个已写下多条留言的清洁袋。在上面,有从长沙南站上车的乘客留言“这是我人生二十多年来第一次离开家乡独立生活,今天早上没有和父母认真告别,其实我很舍不得,我要一个人准备二战考研了,希望今年我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勇敢的人先感受世界!”有在涟水站上车的乘客留言“希君生羽翼,一化北冥鱼。”

王久儿当时是一名艺术学研一新生,正准备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学校报到。她拿出这个清洁袋原打算扔垃圾,但看到这些留言她没有把垃圾扔进去。“我当时想到了《哈姆雷特》里的一句台词:‘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当时身上没带笔的王久儿也忍不住想在垃圾袋上留言,她向别人借了笔,在上面写下:“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不回来的春日。”她希望自己的留言能给别人一点慰藉。“感觉通过一个垃圾袋看到了人特别善良且诗意的一面,几句话似乎就能感受到一位陌生人的生活状态。”

有乘客在清洁袋上倾诉压力与烦恼 “很多事都在结束但并不觉得遗憾”

除了祝福,也有一些乘客在高铁清洁袋上写下自己的压力和烦恼。2023年12月29日,在从武汉汉口回枣阳老家的C9223列车4车2D的座位上,刚结束考研初试的网友“花生酱”在清洁袋上写下了自己的心情:“大四上学期已结束,考研已结束,恋爱也结束,但我觉得我的下一阶段人生才刚刚开启。大学四年我收获颇多,成长了许多,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2023年即将结束,那就祝您2024万事顺遂!”

5月10日,“花生酱”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在高铁清洁袋上留言,她还留下了自己的社交账号,期待下一位旅客能看到。因为2023年她全心投入考研,12月25日考研结束,12月28日她的恋爱结束,12月29日算是2023年的尾声,当时她一个人坐在回家的车上,心里很感慨,就写下了那些文字。当天她就把留言照片发到社交平台。两天之后,同一列车上4车2F座位上的乘客看到了这个清洁袋,并在评论区留言“有缘接你的好运,祝愿你2024年万事遂意。”

“虽然很多事都在结束,但我不觉得这一年有什么遗憾,反而期待新年、新阶段的到来,心里感觉未来可期。当时心里挺平静的,就想回家好好跟家人待在一起,慢慢充电。”说起当时留言的心情,“花生酱”这样说。幸运的是,她考上了武汉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如今正准备迎接毕业典礼。英语专业的她还找了翻译兼职和家教兼职,想在研究生开学前继续充实自己。

今年3月7日,网友大虾(化名)在从南宁到桂林的列车上留言“当你看见这个小纸条的时候,一个碎掉的大学生已经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里……熬过这一段,我相信我们都会有灿烂的未来。”当时刚开学不久,大虾心情不太好就请假回家了。“在动车上我听着歌就写了这些,写完会轻松一些,像写日记一样,也算是我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5月10日,在D530次列车上,在返校参加毕业典礼、参加论文答辩的途中,一位大四学生在清洁袋上写下自己的困扰。“参加几次校招都无果,未来的路我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我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人,不敢尝试考研、考编、考公……不知道你也面临过这种压力吗?” 即便是在自己最焦虑、迷茫的时候,这位同学在留言的最后仍旧写道:“送你一朵小红花,遮住你今天新添的伤疤,奖励你有勇气去追随你想要的一切。”

专家: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浅社交”更普遍 年轻人更开放更愿意与陌生人交流

在王久儿的眼里,清洁袋上的留言也是一种陌生人之间新的交流方式。“我觉得i人(内向的人)或许更喜欢这种社交方式。如果在社交平台上发现其他留过言的乘客或者收到过这个清洁袋的乘客,我会留言互动一下,证明我们曾有一瞬共处,虽然不是同时空,但不会有过多的交流。”

后来,“花生酱”坐高铁的时候也会在清洁袋上留言,但并不会刻意留下社交账号。她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就像漂流瓶,传递正能量。”

很多网友关心,这些清洁袋上的留言能否被陌生人看到。对此,北青报记者致电12306咨询,客服表示,不同的列车保洁员可能处理方式不同,有的保洁员在列车抵达终点站会更换新的清洁袋,有的保洁员看到上面虽然写了字但只要还没装垃圾就会保留。此外,有的乘客看到清洁袋上写了字也可能会让保洁员更换新的清洁袋。

对于旅客把清洁袋当留言板、漂流瓶的情况,有传播学学者认为,这现象在Z世代(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中流行并不令人意外,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浅社交”“弱社交”更加普遍。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表示,这种现象反映现在的游客之间交流方式其实是更加多元化的,这种新潮的交流方式在年轻人中流行,也说明年轻人是更加开放的,也愿意与陌生人交流,跟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一些原本与旅游、社交看似无关的载体,通过年轻人的想象力也能转变成交流的工具,或者成为游客旅游元素中的一部分。其实年轻人也是需要这种多元的平台或载体来进行交流的,以此获得共鸣,或者跟志趣相投的人进行社交。”

实习生 熊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朱葳
校对/葛冬春

相关阅读
手机版“真心话大冒险” 《完美陌生人》用残酷唤醒真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6
和陌生人一起玩 不少年轻人为何热衷“盲盒社交”? 有人结交新朋友 也有人遇到“问题玩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品读|跟陌生人聊天
半月谈 2024-02-27
跨年夜 这个“家”来了65位陌生人
成都商报 2024-01-02
新知|与陌生人打招呼可提高幸福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