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给学生留出缓交作业的时间!北京多所学校设开学适应期
北京晚报 2024-02-23 14:54

开学在即,花式赶寒假作业的戏码再次“上映”。记者调查发现,做手抄报、打卡博物馆等实践类作业成为学生和家长们“查漏补缺”的重点,有些家长干脆代笔补作业。对于这种现象,中小学校长表示,匆忙赶工并无意义。一些学校也表示会适当设定开学适应期,给学生留出缓交作业的时间。

原创手抄报难倒全家

最近一周,单女士的常态是——每天下班后“加班”画画,帮孩子完成必须原创的手抄报。她是一名四年级学生家长,孩子寒假有至少五六份手抄报的作业。“老师要求,必须图文并茂,还得是原创的。”

单女士举例,有一项“读懂二十四节气”的作业,要介绍不同节气的特点、习俗、诗句等。“小男孩画画功底堪忧,只能全家创意,我上手画图,再让儿子填空写字。实践作业简直是考验家长。”她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中小学生家长,几乎都会抱怨手抄报作业。严女士的女儿刚上小学,学校就给留了5篇读书报告,让用手抄报的形式写读后感。她说:“计划得挺好,放假5周,一周一本书。春节假期去外地旅游,孩子在高铁上都在看书。但是,画手抄报却难住了她。最后,全家帮女儿赶作业。”

逛博物馆只为找答案

不少学校布置了逛博物馆的实践作业。记者走访了近10家博物馆,拿着课本到展厅里找答案的学生随处可见。在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厅,一位上初一的男生拿着手机,对准说明牌一通拍照,却几乎不抬头仔细看文物。一位男生说:“学校要求寒假至少看5个展览,记下重点文物的信息。我和同学一起来的,一人负责一部分,主打一个速战速决。”

多位家长表示,孩子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逛博物馆,走马观花式的逛展,很多知识过眼不过脑,压根没记住。

也有一些家长做好了功课,希望带孩子真正走进博物馆。五年级学生家长常先生说:“春节假期,我们一家特意选择去河南玩,看重的就是这里博物馆资源多,方便孩子完成实践作业。”令他没想到的是——“参观得很过瘾,但作业很复杂,修照片、剪视频,还要准备演讲,孩子已经对博物馆有了‘抵触’情绪。”

实践作业应关注过程

针对这种花式赶实践作业的情况,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匆忙赶作业让实践作业本身失去了教育意义。

“双减”政策落地后,很多学校不再留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单科作业,而是花心思设计实践作业。“设计这些作业的初衷,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他说,学校会立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项目式、跨学科、自主性等特点,比如让学生坚持适当锻炼、开展绿色阅读、参加实践活动等。“无论是放任孩子开学前突击完成作业,还是家长帮孩子写作业,这种教育方式都不正确。”

一些学校则表示,不鼓励学生为了赶工而“糊弄”,会留出缓交作业期,鼓励学生真动脑、真动手。李明新说,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制定可行的假期生活和学习计划,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实在完不成作业的学生,学校也可以设置一定的“缓冲期”,“学生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老师会允许缓交,或者做出更妥当的处理。”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枪手”作品参赛获大奖?给学生代画成了门生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1
成都中小学开学两周内为“作业缓交期”
四川新闻网 2024-02-20
寒假即将结束手工作业半成品、代做在网上热销 商家:不少客户都是同班级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9
小学生手工作业代做成爆火生意,有网店销量20万+
潮新闻 2024-02-09
设立“暑假作业缓交期”:作业可以缓交,责任意识不能缓交
北京晚报 2023-08-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