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潮流|从工业到家用 仿生机器人走入大众视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14:00

日前,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闭幕,让仿生机器人收获了一波热度。它们作为一类结合了仿生学原理的机器人,具备自主决策和规划行动的能力,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2021年行业进入发展期 仿生机器人日渐“智能”

仿生机器人的代表产品有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其中,人形机器人是指外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通常有像人的头部、四肢等,有些人形机器人只会复制人体的一部分,如只复制腰部以上的部位。四足机器人是指有四条腿的机器人,原型通常是狗、猫或者马等四足生物。

得益于较低的重心,四足机器人通常比人形机器人或双足机器人更加稳定。

量子位智库认为,2021年前仿生机器人行业处于萌芽期,Spot和Atlas、ASIMO等仿生机器人原型机的推出,影响国内的许多高校和科技公司都加入研究。国内开始研发四足机器人原型机、少数公司及研究团队开始制造仿生机器人。此阶段仿生机器人的科研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许多产品在推出之际仍存在许多缺陷。

2021年开始,行业进入成长期,备受瞩目的概念人形机器人产品出现。行业内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更多国内高校和大型科技公司加入。大模型和AGI的火热,使得制造的仿生机器人产品更具智能。

2022年8月,特斯拉发布全尺寸仿生机器人Optimus。同月,小米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yberOne正式发布。宣传片中,昵称为“铁大”的机器人能够独立行走、弯腰,完成抓取等简单动作。10月,特斯拉机器人“擎天柱”正式发布,尽管上台时它仍“坐着轮椅”,宣传片中已展现了它倒水、浇花的能力。2023年6月,腾讯发布了旗下机器人工作室Robotics X研发的四足机器人MAX的最新视频。

多行业协助人类工作 大规模应用仍存技术难题

根据《中国仿生机器人产业全景报告》,无论是工业制造、医疗护理、教育培训还是服务行业,仿生机器人都可以帮助人类或与人类协作。在工业制造领域,仿生机器人能够实现高效的物流操作和灵活的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在医疗护理方面,仿生机器人可应用于手术辅助、康复训练等任务,为医疗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在教育培训领域,仿生机器人可作为教学助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教育的创新发展。

仿生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要素包括感知与认知技术、运动与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到自主决策技术。目前,仿生机器人仍处于原理研究和实验室阶段。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发布了具备基本功能的仿生机器人原型,但要实现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仍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国产企业涌现 产品多落地于家庭陪伴等环境

现阶段,国内仿生机器人行业产生深刻变革,深受供应链发展成熟、技术不断革新和商业模式改变的影响。例如,大部分零件已经可以做到国产化替代,一些零部件技术被攻克,涌现出一系列国产企业。并且,AI技术的发展创造新的需求,落地平台将会聚焦于机器人。与此同时,仿生电子皮肤、柔性结构等新型材料的发明,让机器人的外观、表情及动作更像人类,关节也变得柔软。一系列变化使得仿生机器人适用场景增加,有了更多为商业及个人服务的机会。

通过对我国仿生机器人玩家的主要产品的落地场景进行总结,目前行业内除仍处在研发阶段的公司外,产品多落地于家庭陪伴、服务及高危环境。不同环境内仿生机器人各有陪伴人、协助人和替代人的任务。

据预测,2030年左右仿生机器人行业会进入成熟期,产品能够完成工业及产业级应用,可以在非结构性场景如家庭中使用,并进一步拓展出新赛道及需求。

从电话到PC再到移动手机,个人终端不断发展,如今仿生机器人被认为有望成为手机之后的下一代终端,更有学者认为,“具身智能”的出现才是下一个“iPhone时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观展|看“智”造——机器人带来新体验
新华社 2024-06-23
北京亦庄加快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突破:特斯拉A股供应商百亿投建生产基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06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将打造全球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母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重要文件出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利好
中国证券报 2023-1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