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求购实习证明章背后的问题需要正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3 17:44

“求正常运行的化工厂、药厂的章,价格好商量。”“蹲一个教育机构的章,职位不限,在里面扫地的都可以。”“求一个计算机专业的章,有营业执照,第三方最好在本市内。”这几天,媒体调查发现,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许多在校大学生频频发表求助帖,张口就问能不能提供某某专业、某某机构的公章,并开出可有偿使用的条件。这些大学生是想通过网络寻找可以帮助他们代开实习证明的单位或者专业“卖家”,用他们提供的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单位公章来应付学校的硬性要求。(8月13日《法治日报》)

未实习而通过找机构盖章的方式来提供相应的实习证明,这属于典型的造假行为,有违公序良俗和道德要求。而通过有偿的方式去求购实习证明,无论真假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印鉴属于伪造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面临治安处罚的法律风险;如果使用真章出具实习证明的行为违反了印章管理制度,也涉嫌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的有可能违反刑法第二百八十条,有入刑的风险。如果为提供实习证明而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并为此受到校纪校规甚至法律追究,可谓得不偿失。

不过尽管法纪高悬,然而此类现象却依然禁而未止,且有愈演愈烈之热,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实习证明买卖需求量巨大,有不少网店月销上千单,部分商家甚至扩大业务范围,除加盖企业公章之外,还包写实习日记甚至签订三方协议,以实习证明为中心,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大学生在网上购买虚假实习证明,原因大多数集中在认为实习无意义或者是与自己的考研、考公等毕业规划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再加上对诚信体系缺乏敬畏所致。但更深层的问题则是,学校和学生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把实习作为就业的前置条件,从而导致管理不力,给弄虚作假提供了机会。

网店“开实习证明”业务呈现出的“繁荣景象”,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不过催生乱象的诱因而值得审视。学校把实习作为一种特定的任务,而未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强制要求的方法去管理,以不实习和未达到实习要求不毕业,把实习与学分挂起钩来,又不进行过程管理和实效考核,让实习流于形式,某种程度上也就逼得学生去造假应付。

高质量的实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异常重要,这既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好机会,更是大学生从校园迈入职场的缓冲期。大学生参与实习往往能起到开拓视野、锤炼技能、丰富体验、提升职业竞争力,进而增进职业认同的作用,不过其前提是实际参与了实习并有一个高质量的过程。也正是如此,不少大学生张弛有度,乐在其中,同时间参与多项实习,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一些大学生却将其作为一种负担和麻烦,手忙脚乱,苦不堪言,干脆以求购实习证明章来应对。由此要求学校和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双向奔赴共同朝着高质量的实习努力。

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要通过学校的资源和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基地,解决学生“有处实习”的困境和选择难题,如此也能避免“散放”所制造的作假空间。有调查显示,寻找实习单位时,大学生们大多选择学校推荐和统一组织(83%);遇到困惑时,近半受访者表示,会向学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等寻求帮助。实习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能只要结果不管过程,放任自流甚至默许弄虚作假来应对。同时为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情况,提供更多的弹性空间,而不能一刀切式的考核和要求。

另一方面,学生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实习,高质量参与和选择时间机会。既要主动与学校对接,又要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及时报告和反馈,争取更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要提前作好规划和安排,避免学校实习安排与考研、考公等毕业规划在时间上发生冲突。

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求购实习证明章暴露出学校在认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存在着“画地为牢”的缺陷,还有形式主义的影子在作祟,需要切实转变观念与作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此才能让此乱象得到根治。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体育锻炼也要找人替,大学生“跑起来”真有这么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北青快评|破解“困在高三”需要家校双向发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北青快评|如何让大学生兼职免遭“被法人”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北青快评 | 大学该如何强化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5
求购实习证明章,不论真假均涉违法
法治日报 2023-08-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