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河南郏县“无毒村”创建列入“五星”工作清单
法治日报 2022-10-23 19:56

“原想着在田间地头种上几棵大烟(罂粟)苗不是什么事,就是用土办法治常见病,听了村里的禁毒宣传课,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前不久,在河南省郏县冢头镇花园村一处建筑工地务工的外来人员李某说。

“定期开展禁毒宣传,增强群众的识毒、拒毒、铲毒意识,有效打击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行为,彻底铲除毒品隐患,是我们村的一贯做法。”郏县人大代表、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斌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花园村共有7个村民组,946人,有禁毒专职宣传员2人,禁毒志愿者15人,10年间没有涉毒违法犯罪发生。

“今年以来,在‘五星’支部创建中,‘无毒村’创建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过去,党支部采取‘一对一’方式,把禁毒宣传精确到每一名村民,确保不漏一人。今年,党支部把禁毒宣传扩大到每一名外来人员。”李国斌说。

郏县县委书记王景育说,2022年,县委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工作中,开展了“五星”支部创建,即“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其中,“平安法治星”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县委采纳县禁毒委的建议,将“无毒村”创建纳入到“五星”支部创建中,列入“平安法治星”工作清单,切实推动全县禁毒工作走深走实。

郏县地处河南省中部偏西,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派出所民警发现,个别村民因不了解相关禁毒法律知识,以土方治病为由私自种植罂粟。县长、县禁毒委员会主任李红民态度坚决:“发现一株铲除一株!在全县开展禁种铲毒专项行动的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培养全民禁毒意识,提高防毒拒毒能力。”

“个别农民以罂粟能治病止痛而私下种植,这与法治宣传教育不够、农村基层组织失察有关。强化村党支部建设,尤其是与‘五星’支部创建结合起来,能有效预防此类行为的发生。我们将禁种铲毒任务分解到村,把禁种责任落实到每一户。”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继朝说。

在“无毒村”创建中,村党支部坚持不放过一沟一壑、一坡一地、一家一院、一株一苗,组织村干部、禁毒志愿者以及网格员组成工作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人工踏查,同时展开禁毒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在王家庄村,一提起罂粟,村支部书记石发明摇摇头说:“现在村民再也不种了!”2022年春,派出所民警与村干部禁毒志愿者在王家庄村铲除荒地上长出的多株野生罂粟幼苗时,围观的村民说:“这不是茼蒿吗?茼蒿也有毒?”面对村民的困惑,民警解释道:“茼蒿是贴着地面长的,野生的罂粟幼苗是直立长的。罂粟长大以后是多杆的,独立一株,上面结一个果实。”

事后,王家庄村专门邀请民警为村民讲解罂粟苗辨别常识。民警说:“罂粟属于毒品原植物,我国法律规定一株都不能种,种一株就是违法行为。要坚决杜绝种植、购买、食用罂粟及其幼苗,如发现有人种植、买卖罂粟果和幼苗,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村民们表示,以后发现罂粟,会马上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铲除。

“村党支部组织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签订禁毒承诺书,村民均保证不在责任田、自留地、承包田种植毒品原植物,不吸毒,不制毒,不贩毒。这为创建‘无毒村’奠定了基础。”石发明信心满满地说。

“‘五星’支部创建强化了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激发了‘无毒村’创建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村禁毒治理模式由‘扫扫灰尘’向标本兼治转变。”杨继朝表示。

文/记者 赵红旗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武汉依托“无毒创建”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全力帮助戒毒康复人员融入社会
法治日报 2024-05-21
密云区西田各庄镇6个村获评“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30
昌平丨创新精细化服务方式 东小口镇兰各庄村“双服”管家掀起创城新热潮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3-11-24
“五好”促“五和” 大兴区礼贤镇西白疃村华丽“蝶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顺义区36个村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验收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3-03-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