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最高法:将未成年子女提供的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证言纳入家庭暴力证据范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5 11:09

7月15日,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长吴景丽说,未成年人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遭受家庭暴力;另外一种是目睹家庭暴力。两种情形都会使未成年人生活在紧张、恐惧的环境中,其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损害,甚至产生“以暴力解决一切”的错误观念,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吴景丽说,为预防和制止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最高人民法院今年重磅出击,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其中强调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具体包括细化相关主体强制报告义务,明确未成年人作证可以不出庭,询问未成年人时要提供适宜的场所、采取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问询方式,注重保护其隐私和安全等。

据悉,《规定》主要解决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家庭暴力行为种类作了列举式扩充,明确冻饿以及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二是根据家庭暴力的私密性特点,在证据形式上,将未成年子女提供的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证言纳入家庭暴力证据范畴。这样有助于依法准确认定并及时制止家庭暴力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张丽
校对/项战

相关阅读
法治蓝皮书: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惩治网络暴力犯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父母抢夺、藏匿子女被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最高法:未成年人可由亲属、警方、妇联等代申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加强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 守护好“祖国的明天”
人民法院报 2024-03-11
离婚后他暴力抢夺孩子殴打前妻!法院出手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7
对家暴零容忍 最高法发布反家暴典型案例
人民日报 2023-1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