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草原先觉青年在共产党人的引领下,带领草原人民经历浴血奋战获得新生的大型原创交响乐《旗帜》,日前由著名作曲家邹野完成创作,并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在呼和浩特乌兰恰特大剧院完成汇报演出。这部全新创作的交响乐将西方交响乐创作手法与内蒙古民间音乐相结合,以四个乐章展现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内蒙古各民族兄弟守望相助,团结奋斗,铸成祖国北方的铜墙铁壁和亮丽风景的恢弘画卷,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是作曲家邹野应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委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作品,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驻团指挥家昊夫执棒演出。作品通过“引子与奏鸣曲,快板”“中板与慢板”“如歌的行板”和“快板,终曲”四个乐章,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第一乐章从绵长的木管独奏开始,描绘了以乌兰夫为代表的一批内蒙古先觉青年,在共产党人的引领下,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历经艰苦磨难,在号角声中迎接烛光,面向太阳与鲜红的党旗,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情景。第二乐章通过一段优美的旋律和马蹄般节奏的重复递进,以内蒙古古老的民歌为基础,表现了忠诚的内蒙古人民为回归祖国而迁徙,为建设祖国而跋涉的场景,极具画面感的灵动音乐带来动人的艺术效果。在第三乐章中,作品用马头琴协奏、摇篮与骏马的歌谣等形式展现了仁慈善良的草原额吉哺育“祖国的孩子”,创造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悠扬温暖的旋律展现出这特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情谊,音乐感人至深。在第四乐章中,作品以欢乐奔腾的旋律表现出那达慕万众欢腾的独特场景,作品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融入其中,表达出草原各民族人民对党、对祖国的感恩、祝福。
据介绍,作曲家邹野在接受委约后几度深入草原采风,并收集了众多的内蒙古民间音乐的元素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了一部庞大恢弘的交响乐作品,展现出内蒙古各民族人民革命建设的历史,形成了具有独特草原气息的恢弘音乐画卷。昊夫执棒的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管乐团的演奏也展现出较好的实力,将这部画卷般的作品演绎得有声有色。在汇报演出后,作曲家邹野和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还将对作品进行修改打磨,并将于6月下旬进行作品的正式首演。
文/特约记者 伦兵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