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市民小韩(化名)在高新园区工作,2020年年底,他通过一个微信群添加了一个姓刘的男子为好友。加完好友之后,他翻看刘某的微信朋友圈,一看,这是一个“能人”啊。
“他每天都在发退还贷款利息的消息,而且都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小韩说,自己的哥哥曾在一家银行贷款15万元,利息8万多,如果刘某能够办理贷款退息,就能帮哥哥拿回不少钱。
于是,小韩通过微信咨询了刘某。在询问办理业务需要的材料时,刘某说得有模有样,包括具体处理需要的材料、办理期限。刘某要求,办理退息业务时,需要根据贷款金额的多少上交一定的保证金。小韩信以为真,便向刘某交了5000元的保证金,为其哥哥办理贷款退息。
小韩说,对方承诺的办理退息周期在二十到二十五个工作日,因为业务周期短,小韩想起另外一个朋友也有需要,于是又为朋友办理了这项业务。
于是,刘某又收取了小韩自掏腰包为朋友垫付的6000元保证金。眼看着第一笔“业务”办理期限已经到了,可小韩的哥哥并没有收到退息。于是,小韩便找到了刘某。刘某以过年放假、公司严查、缺少材料、生病住院等多种理由推脱,直到往后拖了一个月,小韩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这才报了警。
接到报警之后,高家派出所的民警很快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随后,民警将两人带回到所里进行调查。
经调查发现,刘某曾在一家银行做过保险员,因为知道银行有退保险的业务,于是就动了歪脑筋,编造了贷款退息这项本不存在的业务,而刘某在朋友圈发布的那些所谓成功办理贷款退息的业务截图也都是P的。
经过讯问,刘某对涉嫌诈骗小韩一万一千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说起这次诈骗,刘某说,他追悔莫及,一定好好吸取教训,再也不犯类似错误了。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民警也希望这起案例能给大家伙提个醒,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小便宜最终可是要吃大亏的。
编辑/叶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