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免疫屏障要搬开谣言“路障”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3 10:30

“新冠疫苗保护期只有半年”“病毒变异后疫苗就白打了”“接种疫苗会修改基因”“接种疫苗会影响生殖功能”……相信有不少人都曾在社交媒体、微信群等看到过类似的谣言。这些鼓吹“疫苗无用论”“疫苗有害论”的错误言论,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让一些民众对接种疫苗心存疑虑,也对我国构建免疫屏障的工作形成了不小的干扰。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披露,截至4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447.1万剂次,接种人数暂列全球第二。但是,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估计,我国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这意味着,尽管我国接种情况总体平稳有序,但距离建立免疫屏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些人不愿接种疫苗,固然与“让别人先接种,别人都接种了我就不用接种了”的观望心理有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受到涉疫苗谣言干扰,选择了放弃接种。尤其是,一些媒介素养不高、分辨能力弱的中老年网民,更容易被耸人听闻的谣言“唬住”,不仅自己轻信,还在各种群聊中广泛传播,无意中成了谣言的帮凶。

此外,一些自媒体为博眼球、搏出位,攫取商业利益,恶意编造事实,诋毁疫苗的有效性,也不利于疫苗接种大局。有的社交媒体账号打着科学的幌子,散布毫无科学根据的谣言;还有的利用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对国外论文研究、国内专家言论进行拼凑裁剪,进而曲解出一套歪曲事实的言论。

比如,此前网上盛传一则新冠疫苗谣言,谎称消息源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学术论文。实际上,这则谣言虽然看起来有鼻子有眼,但从头到尾都是假的,国外媒体报道截图也都是伪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涉疫苗谣言不止在我国存在,其他国家也有。美国传染病学专家福奇曾专门澄清有关新冠疫苗的谣言,强调“民众接种新冠疫苗时不会被植入芯片”“接种疫苗也不会让人不孕不育”等。

一段时间以来,多位权威专家呼吁尽快接种疫苗,也是在和谣言赛跑,希冀尽快建立起我们的免疫屏障。比如,钟南山院士曾在不同场合呼吁,应当坚决接种疫苗;张文宏医生也表示,只有提高接种人群的数量,提升群体免疫力,才能使中国较少受到新冠肺炎的再一次威胁。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事关亿万人健康,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在这个问题上不容任何谣言作恶添乱。对恶意编造疫苗谣言,对公众造成误导的,应及时发现、及时澄清、及时处置。

当然,相关部门也该用更详实的论据、更权威的解释,及时向社会澄清事实,用专业、权威的信息批驳虚假谣言,在充分告知和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实现疫苗“应接尽接”。

文/刘晶瑶 王珏玢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XBB.1.5毒株入境 如何筑起免疫屏障
科技日报 2023-01-04
新华时评:巩固疫情免疫屏障
新华社 2022-12-22
构筑主动健康免疫屏障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6
建立奥密克戎免疫屏障,中国多技术路线疫苗开发取得进展
​第一财经 2022-03-20
西安启动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西安晚报 2022-03-01
加强疫苗合作,共筑免疫屏障
人民日报 2022-02-27
戴口罩前要先甩掉致癌物?盘点2021年十大新冠疫情谣言
科技日报 2021-12-20
专访中疾控首席专家邵一鸣:中国免疫屏障已建立 疫情防控不可松
第一财经 2021-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