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共同印发了《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下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头部企业。
此外,该专项资金还将用于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聚焦传统优势制造业改造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纳入市经济信息化委部门预算管理。
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产业战略关键领域技术攻关、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产业高端供给能力提升、产业生态体系优化等方向,例如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创新产品扩大应用,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
值得关注的是,该资金将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优势企业,围绕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培育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
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方面,《管理办法》要求该专项资金支持创新成果加快转化,支持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产业,促进智能化、品牌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
为加快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管理办法》中提出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具体表述为:“市经济信息化委应当及时做好项目储备,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实行项目库滚动,根据时间进度合理安排项目支出。”
10月27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表示,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本市正加快落实“上海方案”。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上海已集聚重点企业1116家,占全国20%左右,产业人才占全国33.7%,2019年产业规模约1477亿元。上海还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产出793亿元,增长21.3%。
吴金城还表示,上海将大力引进培育高端产业人才,加强紧缺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将探索在住房、资金、户籍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澎湃新闻记者 张若婷)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