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居民逛早市、超市买东西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先到“消费扶贫”的摊位上转一转,看看有没有自己中意的产品。不仅因为这里的产品“少了中间商赚差价”,而且在消费的同时还能付出一份爱心,让这些“柴米油盐”的日常消费多了一个话题:助力扶贫。
便民服务中心:发挥集群效应 带动扶贫产品展销
新疆的大枣、内蒙古的牛肉、湖北的鱼头……自今年8月份大兴区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在观音寺便民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以来,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便成为了便民服务中心的热销产品。
观音寺便民服务中心位于团河路东口,中心内地下一层摆满了待销售的消费扶贫产品。“目前中心售卖的特色扶贫产品已有300多种。因为进入冬季,新疆的大枣和枸杞、乌兰察布的土鸡蛋、内蒙的牛肉等产品就比较走俏。”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田云山介绍,“在便民服务中心,来消费的顾客可持中国建设银行的北京消费扶贫爱心卡,参加满减优惠活动。同时北京农商银行大兴支行也有刷信用卡助力消费扶贫,享受满减优惠政策。”
据了解,观音寺便民服务中心是集惠民超市、便民家政和新发地菜篮子社区直营店为一体的便民服务综合体,包含了商品销售、维修、理发、缝补、保洁等便民服务。观音寺街道发挥其特有的便民服务集群效应,将之与消费扶贫工作无缝对接,以服务带消费,以消费助扶贫,借力发挥,促使街道消费扶贫工作稳步嵌入市场,助推工作横向拓展。
目前,观音寺便民服务中心销售来自北京扶贫协作的七个省和自治区(内蒙古、新疆、湖北、西藏、青海、河南、河北)89个县级地区的优质特色产品。
团河早市展销专柜:产销无缝衔接 产品质量取胜
在团河鑫发农副产品市场中心,姜俊林与贺小红夫妇专门经营一个红枣售卖摊位,这也是新疆和田特色扶贫产品展销摊位。
“我们一直是主营红枣。现在售卖的和田大枣和若羌红枣是从新疆和田的农户或者扶贫合作企业的基地直接进货,去掉了中间商环节,所以说我们的红枣要比市场价格便宜一点儿。”贺小红介绍,“比如我们每斤售价8元的红枣,市场价可能就是12-15元,在这里售价是25元的特级大枣,在市场上可能就是30-35元。”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摊位前仔细挑选红枣的一位大娘主动说道:“他家的红枣就是好。我在他家买枣都有好几年了,就认他家的枣子。”不仅是一位顾客这样说,记者在红枣摊位前又随机采访了两位顾客,均是同样的说法。
“这些都是老顾客了。我和爱人从2012年开始在观音寺街道卖枣经营,就是坚持让更多的人吃更好的枣。自加入消费扶贫项目以来,货源稳定,且收进来的红枣都是质量好的,更重要的是帮助了贫困农户销售特色产品,实现增收脱贫。”贺小红说到。
家家吉利超市:借助超市客流 挖潜社区市场
在首座御园社区家家吉利生活超市,一进门就能看到扶贫特色产品展销点位。最显眼的销售位置,最亮眼的推介宣传牌,多种特色扶贫产品,借助超市客流量,挖潜社区消费,带动街道消费扶贫工作纵向延伸,深入百姓生活。
“目前,我们超市上货的扶贫产品少说30种。不仅是这家分店,在新安里社区的分店同样设立了扶贫产品展销点位。”家家吉利超市的店长刘雪介绍,“公司十分支持政府消费扶贫工作,将扶贫产品展销摊位设置在超市显眼位置,希望能助力增强消费扶贫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区渗透力,为消费扶贫出一份力。”
据了解,街道开展“消费扶贫”工作以来,结合工作实际,全力推进“吹哨报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以“一中心 多点位 广覆盖”为原则,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消费扶贫工作中心,在辖区内分设三个扶贫特色产品展销点位,绘制出辖区“消费扶贫”战略点位图,以点带面,促使消费扶贫工作广泛渗透至居民百姓生活,在助力贫困地区百姓脱贫增收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消费扶贫公益意识。
通讯员/邱莉 记者/胡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