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就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进展提问,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地震发生以来,国家发改委同有关方面抓紧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有关工作。
李超从三个方面介绍有关情况。第一,集中资源、抢抓工期,力争让灾民早日安居。定日县海拔高、入冬早、霜冻期长、有效施工期短,住房重建涉及2.1万户11万余人,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国家发改委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支持灾区居民住房重建、9.4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恢复重建;在《定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方案》中,国家发改委以天为单位明确各项建设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定日地震灾区居民住房重建基础开挖完成率100%,主体结构完成率超过80%。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居民住房重建任务,让受灾群众可以安全温暖过冬。
第二,科学谋划、严控质量,确保灾民新居坚实可靠。把工程质量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技术专家,深入细致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科学严谨做好选址论证,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保障居民住房选址安全、设计安全、建造安全、使用安全。
第三,创新推动以工代赈,助力灾民生活稳定向好。考虑到受灾群众就业增收需求迫切,再加上灾区高寒缺氧、外地工作人员难以迅速适应,国家发改委在灾后重建项目中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开展电焊工、机械工、木工、水泥工等工种技能培训超过5800人次,累计为2.53万名本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不少受灾群众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通过以工代赈的工作岗位,挣到了装修钱、掌握了新的就业技能。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盯项目进度、严控工程质量,确保如期完成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同时,将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力争到年底前,让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熊颖琪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