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旁“时光留声亭”上线,市民游客读家书留住抗战记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11:52

卢沟桥畔卢沟晓月主题邮局门口,一座红色的“时光留声亭”近日投入使用。逛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数完卢沟桥的石狮子,不少市民游客驻足于此排队打卡,或朗读经典家书,或唱经典革命歌曲,留下自己的声音与视频画面上传云端网络。

卢沟晓月主题邮局旁,市民游客排队打卡新上线的“时光留声亭”。牛润哲摄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教育你……”8月22日中午,时光留声亭里,今年68岁的张燕敏正声情并茂地朗读赵一曼牺牲前留给儿子的家书。在33封备好的家书中,赵一曼的故事打动了她。“牺牲前,她对儿子是那样的不舍,作为一个母亲,她虽然对不起她儿子,但是她对得起千千万万的人。我们抗战为什么能胜利?就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张燕敏说。

卢沟晓月主题邮局旁,市民游客排队打卡新上线的“时光留声亭”。牛润哲摄

张燕敏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她也参军入伍,还一直以志愿者身份关爱志愿军老兵。“我是山西人,当时左权正是牺牲在山西辽县,后来为了纪念左权,我们把辽县改名成左权县。今天读到他的家书,也能感受到他对抗战事业的坚定。”读完左权给叔父的家书,张燕敏又在亭子里唱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卢沟晓月主题邮局旁,市民在新上线的“时光留声亭”朗读家书。牛润哲摄

“我爷爷、父亲都是当兵的,对卢沟桥这片土地很有感情。”8月22日,怀着对先辈的缅怀和敬畏,退伍军人曹瑞涛也来到留声亭,录下自己的声音和画面,并保存到了手机中。“我一直很崇拜像吉鸿昌一样铁骨铮铮的好男儿,今天读了他给妻子留下的绝笔信,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能看出他对家庭的牵挂与柔情的一面。”曹瑞涛感慨。

卢沟晓月主题邮局旁,市民在新上线的“时光留声亭”朗读家书。牛润哲摄

开学日期临近,趁着暑假尾巴,张女士带着儿子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路上被“时光留声亭”吸引,母子二人在此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参观完抗战馆被触动的感情可以在这里抒发和表达。”张女士发现,留声亭备有麦克风、录音录像设备,能点播红色革命歌曲,生成的声画影像可以上传至云端网络。“这是一次特别难得的了解历史的机会。”她告诉记者。

工作人员介绍,参观游客来到留声亭,可以转动转盘选择录制内容;还可以线上参与“家书修复”活动,产生的优质视频素材将由权威媒体整理成片发布。目前,已超万人参与线上活动,有几百人在留声亭里留下了音视频。

留声亭虽然不大,但亭内墙上挂着不少市民游客留下的纸卡和明信片,留下了不少市民游客的留言,有些笔迹稚嫩一看就是出自小朋友之手。

此次“致伟大胜利”时光留声亭活动由百度APP联合新华网、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卢沟桥文化公园等单位共同开展。参与游客可以来到旁边的卢沟晓月主题邮局,领取特别制作的抗战家书主题明信片,并加盖专属纪念戳。卢沟晓月主题邮局也同步开展了“家书传真情”活动。从8月15日至9月18日,在卢沟晓月主题邮局、留声亭拍照打卡,带话题 #卢沟晓月主题邮局# #家书传真情#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即可免费加盖专属纪念戳。(记者 胡子傲 实习生 牛润哲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注意防范!北京4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北京市气象局 2025-08-21
追忆于鸿庆医生的最后瞬间……“你扶住了,我抓着你呢”
北京新闻 2025-08-20
19日3时至6时,北京平均降水量12.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房山燕山
气象北京 2025-08-19
北京6预警齐发,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影响今日早晚高峰
北京应急 2025-08-19
“理论季评”第七季《解码抗战》重磅上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8
逝者丨尹春燕:满山荆花将落,山村再无“二华”
新京报 2025-08-17
“理论阐释+史实叙事”双维呈现,抗战主题图书《铭记》正式出版发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被洪水冲走的村支书尹春燕“回家”,他们哭着说……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