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十余载不懈追踪,铸就南京大屠杀研究新的里程碑 《寻找马吉影片》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8 19:00
“37分钟”版马吉影片“一寸盘”作为国宝得以回归南京,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而是很多与我一样,认为记住中华民族这段用鲜血写的历史对于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人们,正是他们的无条件付出,才使这件弥足珍贵的史料文物完璧归来。在这本书里,我所做的是把为这件事付出努力的人们一一记录下来,让历史记住他们。——陈旻

◎首度披露《拉贝日记》、马吉影片公开背后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约翰·拉贝撰写的《拉贝日记》和马吉牧师拍摄的胶片影像,记录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究竟《拉贝日记》和马吉影片的公开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人们为搜寻南京大屠杀证据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寻找马吉影片》首度披露铁证搜寻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柳暗花明!生花妙笔还原“37分钟”版马吉影片回归南京全过程

收藏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37分钟”版马吉影片,被专家认为是反映南京大屠杀暴行全面又丰富的版本。“37分钟”版如何被发现?各界爱国人士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促成胶片回归南京?资深记者全程追踪,用生花妙笔还原马吉影片回归过程的跌宕起伏。

◎大量一手资料,深挖掘爱国人士维护抗战史实的重要细节

全面介绍海外华人揭露日本侵华史罪行的各项活动,详细揭示《马吉的证言》和《奉天皇之命》纪录片制作的因缘和艰辛,生动描述众多华人心系中国和踊跃捐款的感人故事。二十余篇采访,运用历史学考据法,追求客观真相,彰扬爱国人士心系中华民族的满腔热忱。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留下来的外国友人,用手中的笔、相机、摄影机等,记录下日军的南京大屠杀暴行,掌握了把恶魔送上刑场的重要证据。其中,马吉牧师拍摄的16毫米胶片影像,以及拉贝记录的《拉贝日记》,是最为重要的史料文献,已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作者详细记录了各界爱国人士寻找马吉影片的艰辛过程。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为寻找南京大屠杀证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在各方通力合作下,“37分钟”版马吉影片被成功追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本书全方位揭示了马吉影片的重要性,并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暴行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鲜活而深刻的描写,凝结着几代爱国人士的奋斗与奉献,蕴含着对和平的不倦追求。

【作者介绍】

著/陈旻

1981年9月入伍。1991年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政治部新闻干事、宣传科长、正团职政治协理员。2002年自主择业,2005年4月任香港《大公报》江苏办事处主任,2007年被聘为首席记者、高级记者。现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江苏记者站站长。

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又称江东门纪念馆,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段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多张照片首次曝光 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1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国旗和下半旗仪式
央视新闻 2024-12-13
“南京碇泊场”照片首次曝光,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
扬子晚报 2024-12-09
仁爱之举,和平传奇 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系列活动《寻找马吉影片》分享会在宁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8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程福保离世
新华社 2024-01-3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更名?官方回应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4-01-08
马英九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表示“历史绝不可遗忘”
新华社 2023-03-29
Qnews|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禄去世 享年89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