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俄人才培养与市场准入研讨会在昌平区举办。医药健康领域门槛高、壁垒高。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有出海需求的企业急需了解对方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本次研讨会旨在充分发挥中俄两国在市场、人才、科研和临床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该领域的务实合作与经贸往来,促进医药健康领域创新创业人才交流,全面促进中俄医药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更好服务两国企业出海,不断提升中俄医药健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为期两天,除了研讨会外,活动还包括俄罗斯创新项目加速营、中俄医药企业B2B精准对接等系列配套活动,为中俄医药健康企业搭建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平台。
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和俄罗斯医药健康领域的监管部门、注册代理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创新项目领军人才等来京访问交流,围绕两国的市场监管与准入、市场需求与合作模式等展开全方位的探讨。同时,大力宣传和介绍北京市、尤其是昌平区的生物医药资源、营商环境、产业集群等优势,吸引俄罗斯项目、人才、技术落地北京昌平。同时,通过与俄罗斯行业监管部门代表、企业管理人员、创新人才的深入交流,赋能中国企业“走出去”。
为了进一步提高推动两国医药合作迈向深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建议,双方进一步加强政策交流,建立健全医药合作领域工作机制,梳理在监管、准入、检验检疫、物流通关、资金配套、平台搭建和项目落地等方面存在着堵点和痛点的事项,进一步畅通两国在医药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开展,为两国医药合作迈上新的台阶提供更多的支撑。此外,要深挖合作的潜力,把俄方在癌症、抑郁症、心血管等疾病细分领域的研发优势,与中国的药械生产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双方医药产业实现互惠共赢和高质量的发展。最后,双方务实重点的推进本地化的生产合作,共同梳理双方需求且有市场前景的合作清单,优先提供审评审批等监管制度的政策便利,加强在资金配套、税收优惠、公立市场采购与准入,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落地,为具体工作项目的方开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