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暖气来啦!没有空调和供暖的古人如何取暖
金陵小岱
2024-11-12
+ 关注

立冬节气已过,北方地区气温断崖式下降,各地也陆续进入了供暖季。北方市民在各大社交平台里是一片欢呼,毕竟在冬日里拥有暖气那是极大的幸福。这也让人不由得思考起一个问题来:古代没有空调和暖气,人们如何取暖呢?

远古时期

一切取暖方式都源于火堆、火塘

现代人能够拥有各种取暖方式,必须得感谢那些经过无数次摸索尝试的古代先民们。早在旧石器时代,生活在辽宁营口金牛山的早期人类就已经学会了在冬季靠火取暖。

考古工作人员曾在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大量用火遗迹和遗物,而在灰烬堆周围,遍布了烧骨和被火烧过的石块。由此可以推测出:金牛山人在经过长期的摸索尝试后,学会了在火堆旁垒起圆形的石头圈,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持火势,也能保存火种。在漫长的冬季里,他们白天出去打猎,采摘果实,晚上就在洞穴里生起火堆,一边烤制美食,一边取暖,同时还可以吓走野兽。

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又将火堆搬到了室内。这个时候,他们早已熟练地掌握了人工取火这项技能,于是在取暖设备上进行了技术升级,“火塘”也就诞生了。火塘,即在居住的房屋中间挖一个小坑,四周垒上砖石,用来生火。你可别小看这个火塘,它的位置通常是对着门道,这样既能挡住外面吹进来的寒风,又可以吸收氧气持续助燃。在火塘的边上,考古工作人员发现还埋有一些陶罐,罐中存放着火种炭灰,随时可以将火塘里的火重新点燃。拥有了火塘后,古代先民们无论干什么都围着火塘,就连睡觉也都围在火塘边。一直到商周时期,火塘依然是冬天取暖的最佳单品。

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

春秋时期

宦官柳发明取暖新方式

火塘再暖和,但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尤其是冬天,干什么都得围着它,多少有点不自由。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春秋时期的人发明了可以移动的取暖器具,即镣炉。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的“王子婴次”青铜炉就是典型的镣炉,也可以通俗一点称其为火盆。它的形制小而浅,与它同时出土的还有漏铲和炭箕,作用大概是用来添加火炭的。

有了可移动的取暖器具后,冬天在室内活动的范围也大了些。或许是在火塘和镣炉旁坐久了,聪明的古人发现它们周围的地面因长时间被火烤,摸上去一点也不潮湿,而且保暖的时间还挺长。“天这么冷,也不可能躺在火上,那得被烧死。但如果先将地面用火烤热,再躺在上面,简直不要太暖和哦!”古人执行力强,想到就做,后来这种取暖方式被称作“烧地卧土”,也是火炕的雏形。

说起这“烧地卧土”,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春秋时期一个叫“柳”的宦官。据《左传·昭公十年》载:“冬十二月,宋平公卒。初,元公恶寺人柳。欲杀之。及丧,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比葬,又有宠。”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宦官叫柳,他深得宋平公的宠信,因此有点仗势欺人,就连当时还是太子的宋元公也吃过他的闷亏,恨不得把他给杀了。

后来,宋平公薨逝,宋元公要为父守丧。当时的礼制是要“寝苫枕草”,也就是冰天雪地的腊月里,宋元公得以草为枕,坐卧在地上,不冻死,也得患上风湿。柳知道自己得罪过宋元公,于是想借此机会讨好一下。他每天都用炭火将宋元公所坐的地面烤得热乎乎的,并且在宋元公来之前,将炭火撤出去。宋元公屁股暖了,心也暖了,最后不仅没杀柳,还给他升职了。

卧褥香炉

秦汉时期

秦王洗澡居然有“浴霸”

当“烧地卧土”这个取暖方式被推广后,古人尝试过大面积使用,但最后发现不太容易实现,尤其是室内的烟雾太大了,不冻死,也得呛死。有什么办法能让整个屋子都变暖起来呢?

在秦都咸阳一号建筑遗址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古代工匠们为秦王设计了一种壁炉。这个壁炉算是大型供暖设备,足足有1.02米高,纵深1.1米,宽1.2米,炉身用土坯砌造而成,炉膛内像是一个倒扣的瓮的形状,瓮的中腹部宽大,这样就可以使热气在炉膛内充分运转,同时也可以使烟雾迅速排出。壁炉的炉顶是“入”字形,从字形上来看,是为了扩大壁炉的散热面积,屋中的三个方向都可以散发热量,同时也对屋子的中央有聚暖功效。

据推测,这个建筑遗址中包含了厅堂、卧室、浴室,看来秦王不仅日常可以取暖,就连洗澡都有了“浴霸”!大概是担心温度忽然降下来,秦王一冷一哆嗦就完了,于是秦代工匠又在壁炉的炉口前设置了灰坑,炉左侧则有存放木炭的炭槽,这一设计可以有效延长木炭的燃烧时间,使室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

秦王这种大型取暖设备并不普及,毕竟取暖成本太高。至西汉,又出现了环保型取暖妙招:设计一间温室。古人的脑洞很大,在品尝过花椒后,他们认为花椒不仅闻起来香,还“性温”,于是就将花椒捣碎了和泥涂在墙壁上。

据《西京杂记》载:“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jì)宾氍毹(qúshū)。”最出名的莫过于西汉的温室殿,墙上有椒泥,还挂着用大雁羽毛做成的未满,地上还铺着西域的毛毯。椒泥墙的保温性很好,温室殿在大冬天居然还可以赏花。

花椒涂墙的取暖方式一直流传到后世,达官显贵人家都在冬天“捣椒泥四壁”,西晋石崇还“以椒为泥涂室”跟王恺斗富,这两人妥妥地成为了冬日显眼包。

暖椅

明清时期

让传教士深感震惊的火炕、地暖

虽然有了壁炉这种大型取暖设备,但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秦王的。普通人想要取暖,还得想个简单的办法。

在魏晋时期,有人白天站在灶台前做饭,他一边炒菜,一边感受着锅内腾起的热气,忽然灵机一动:要不就睡在灶台上吧?这个主意一出,大家都觉得好,于是晚上古人就把灶台上的炊具拿开,再将火孔堵上,直接在灶台上铺上被褥,一夜都暖和和的。这个“两用灶”在睡觉的时候,就被称为暖床。

晚上天天睡灶台上也不是事,毕竟挪来挪去也麻烦。人们又给暖床更改了配置,将其与台灶分离成用烟道相连接的两个主体,烟道内的烟雾可以顺着屋外的烟囱排出,于是火炕也诞生了。至辽金之际,火炕经过无数次改造与升级,已经相当完善,就连国宴也都是在火炕上“用矮台子,或木盘相接”。朱熹的叔祖朱弁在第一次在北方看到火炕时,大为震惊,心想就算穿十件貂也没这个暖和,于是他感慨道:“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跧伏。”(《炕寝三十韵》)

到了明清时期,有了火炕后,人们又在想:“啊!能不能让我行走在火炕上啊!”经过古代建筑师们的设计与探索后,紫禁城出现了最早的地暖。古代建筑师利用火炕的原理,在紫禁城宫殿下面铺设了地下火道,然后在殿外廊下灶口处烧炭,这样产生的热气再通过火道传送到室内地面上。若是在有火道流通的地方以木板作为隔断,并将这个区域包围起来,那么温度会比其他区域更高一些,这也就是现代人常在古代宫廷剧中看到的东西暖阁。可见,“暖阁”这个名字,还真不是吹的,名副其实。

深受清代康熙皇帝赏识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他的回忆录中也对此赞美道:“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清晚期·歙石镂空铜盒暖砚(故宫博物院藏)

取暖神器

卧褥香炉、暖椅、铜暖砚……

除了取暖设备外,古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暖宝宝”。不夸张地说,古代不少人都能成为取暖发明家。

为了能在冬天睡在一个香香暖暖的被窝里,关于卧褥香炉,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后《西京杂记》详细描述道:“长安巧工丁缓者,为常满灯……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共法后绝,至缓始复为之。为机坏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这种卧褥香炉是一种铜制容器,里面可以放入炭火和香料,放在被窝里以后,无论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压根不用担心它把被子烧起来。

手炉出现的时间与卧褥香炉差不多,一般都是巴掌大小的铜制炉体,根据喜好制成各种形状。只需要在炉体内放入一小条木炭,或是炭火余烬,再盖上有镂空花纹的炉盖,热气就从炉盖的镂空孔洞中散发出来。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墓中就曾出现过一个手炉,可见除了取暖外,手炉也是古人日常的心爱之物。

对于读书人而言,冬天坐在椅子上读书写字挺遭罪,为此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记录了他制作暖椅的经历。最初李渔是想多放几个炭盆,让书房暖起来,但书房还没暖起来,炭火的灰尘就把他呛得要命,于是他开始在日常坐的书椅上下功夫。李渔在椅子下面放了一个抽屉,抽屉里放上一个炭炉,坐一会儿便全身热热的了。

清·赤铜暖砚

冬天气温低,砚台里的墨汁都结冻了,为此古人又发明了一种铜暖砚,原理和李渔的暖椅一样。在砚台的内层设计一个小抽屉,内置炭火,这样砚台就具有保温功效,墨汁自然也不会被冻住了。

此外,古人的“暖宝宝”还有足炉、汤婆子、熏笼等,各种取暖小物件应有尽有。古代劳动人民曾为人类取暖作出了无数的尝试与探索,现代人能在冬天吹着暖气,享受空调地暖,还真的要感谢祖先。

文并供图/金陵小岱

相关阅读
没有暖气如何御寒过冬 古人有自己的“暖宝宝”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22
历史|暖气来啦!没有空调和供暖的古人如何取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2
历史|夏日炎炎蚊子咬我 可如何是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2
历史|何止是往脸上贴珍珠?古人的妆容已经是next level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9
历史|何止是往脸上贴珍珠?古人的妆容已经是next level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9
历史|懒人的凉风求索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历史|古人的书房为什么多叫“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历史|古代寒冬里,皇宫都有哪些防寒“秘术”
历史学堂君 2023-12-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