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因案致困妇女 从刑案中批量挖出犯罪线索 检察机关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护民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0 19:34

10月30日下午,北京西城检察院召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该院自“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共受理各类相关案件2254件,涉及劳动者权益、妇女权益保障及食品安全、居住安全及生产安全保障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西城检察院还综合利用系统内外数据,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促进办案提质增效,例如依托“国家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发现大数据模型”,以残疾人、妇女、老年人等为重点群体,以交通肇事、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等为重点罪名,筛查线索200余条,依法为21名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

西城检察院受理“检护民生”案件2254件 178件建筑工程欠薪案中追讨薪资近300万

自2024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截至10月24日,西城检察院共受理各类“检护民生”案件2254件,其中刑事检察968件、民事检察973件、行政检察190件、公益诉讼123件,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深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西城检察院与区人社局、区住建委共同推进2024年度西城区“安薪北京”夏季专项行动,将检察版“接诉即办”与常态化支持起诉工作相结合,排查涉拖欠劳动报酬线索4000余条,办理建筑工程领域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78件,帮助追讨薪资近300万元。

在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方面,西城检察院高质效办理新业态领域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案件,筛查发现辖区内某软件公司出品“弹幕互动玩法”违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通过行政公益诉讼促推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全面履职,通过民事公益诉讼督促涉案公司优化产品设计、落实企业责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同时,西城检察院聚焦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牵头多部门联合签署《北京市西城区特许经营场所与教育办学规划协同健康发展机制》,共同营造未成年人保护良好社会环境。

救助10名因案致困妇女 七旬老妇被醉汉无故拉扯致骨折获司法救助

在深化妇女权益保障方面,西城检察院就辖区内某公司拖欠女性员工生育津贴问题,积极与相关行政机关理顺工作机制,保护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与区妇联签署《关于深化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的意见》,建立“线索移送-案件办理-实时反馈-多元帮扶”合作模式,为10名因案致困妇女发放司法救助金。

在一起司法救助中,2023年2月,年过古稀的老妇黄某某因在路边被人酒后无故拉扯导致左股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一级。2023年11月,被告人秦某犯寻衅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黄某某经济损失13.14356万元。截至判决生效,被害人损失未赔偿到位,而黄某某从事发前身体健康、行动自如变成长期需要照料且心中郁结。

西城检察院刑检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黄某某的困难情况后,及时将国家司法救助的相关线索移送至控告申诉部门。经查,黄某某系农户,无其他经济收入,经过两次股骨置换手术,多次住院治疗,身心健康每况愈下,卧床养病期间不仅负担巨额的医疗费用还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照料老人,一家五口人蜗居在四十平米的房屋内,全家人陷入生活困境。控告申诉部门第一时间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讨论,于半个月内完成了对黄某某国家司法救助金的申报发放,同时对黄某某及其家属开展心理疏导等救助,鼓励他们积极治疗,有困难可以向办案检察官诉说。

提前介入假驴肉等食品药品安全案件 多人销售有毒有害螺旋藻果片获刑

在守护群众“舌尖安全”方面,西城检察院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行动,查办以马肉、猪肉冒充驴肉,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相关犯罪,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对辖区内17家店铺经营者立案侦查。发挥刑事打击和民事公益保护职能,查办北京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销售含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螺旋藻果片”案件。针对部分商户违规使用“生鲜灯”、销售过期食品,销售未公示产品信息食品盲盒,部分药店对老年人常用处方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积极与行政主管部门磋商,合力整治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

此次发布会上,西城检察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就包括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螺旋藻果片”案件。2019年至2023年间,班某、黄某某通过微信联系向谢某某出售“螺旋藻果片”,后谢某某再加价向北京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出售。北京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崔某等5人购买上述“螺旋藻果片”后,在其经营的店铺内向顾客进行销售。各环节销售人员非法获利人民币1万余元至4万余元不等。经检测,上述“螺旋藻果片”中含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酚肽。

检察机关全面梳理手机数据、交易记录等证据,分别针对各环节各销售人员的犯罪事实完善证据体系,结合各人地位作用分层处理,并积极开展释法说理,促使全部涉案人员转变态度认罪认罚并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审查起诉期间,检察机关发现该案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于今年4月10日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北京某健康管理公司、崔某等7人提起公诉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024年7月31日,西城法院作出判决,北京某健康管理公司因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罚金7万元;崔某等7人因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并处罚金3至10万元不等;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被判处共同承担销售价款10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并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

利用大数据模型提高办案效率 从刑事案中发现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线索345条

在守护群众居住安全方面,西城检察院聚焦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和老城整体保护政策要求,加入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对历史文化街区腾退改造中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个别区域违法架空管线等现象开展专项监督。依托政府统筹、街道负责、部门履职、居民协助的房屋租赁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筛查并移送违规使用公租房线索135条。

在守护辖区生产安全方面,西城检察院牵头与辖区内四家职能单位签订《西城区安全生产行刑衔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系统摸排、规范室外充换电柜符合国家标准,助力保障辖区消防安全。

此外,西城检察院还综合利用系统内外数据,建用大数据模型促进办案提质增效。例如,构建“校园内外综合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畅通线索渠道、深化数据共享、丰富投诉路径,将防范化解校园周边风险端口前置,更好保障平安校园建设;依托“国家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发现大数据模型”,以残疾人、妇女、老年人等为重点群体,以交通肇事、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诈骗等为重点罪名,筛查线索200余条,依法为21名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依托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从刑事案件中提取违法使用伪造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名单,自主建用“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监督治理模型”,向相关行政部门移送线索345条。

同时,西城检察院还借用大数据模型积极探索轻罪治理新方法新模式,建用“辖区停车位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综合分析停车难引发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投诉热线数据,科学测算发现辖区内高风险停车点位,对停车问题开展综合治理。自模型研发以来,该院受理的因停车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0%,该模型被嵌入西城区辅助区领导决策系统“领航西城”,助力基层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和化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王朝
校对/熊伟

相关阅读
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 建用大数据模型高效识别犯罪线索 检察机关重拳护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1
北京西城检察构建大数据模型从根本上解决停车纠纷减少刑案发生
法治日报 2024-10-28
如何实现业务与技术双向奔赴 检察机关探索科技赋能法律监督新路径
法治日报 2024-10-10
北京延庆检察院“护民生”有经验:打造25个大数据模型识别线索 联动多部门开展救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4
江苏如东:十部门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
检察日报 2024-08-24
仅靠按摩手法配合辅助药片就能减肥?有毒有害“三无”减肥药导致消费者严重腹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0
行刑无缝对接打破“不刑不罚”怪圈 贵州检察机关探索推进行刑反向衔接新路径
法治日报 2024-08-01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智慧+”助力检察官 广西检察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法治日报 2024-07-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