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高校博物馆的开放步子应更大一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0 15:30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高校作为教育和研究的重地,这也和高校博物馆的独特地位、作用相契合。然而,部分教育界人士认为,高校博物馆目前仍存在开放度低、知名度和知晓度低、展览内容陈旧、运营和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也成为阻碍高校博物馆更好发挥社会作用的原因。(12月20日《工人日报》)

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因而博物馆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研究的沃土。无论是强化文化认同,还是增强文化自信,都需要发挥博物馆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公众审美水平方面的独特作用。也正是这样,打卡博物馆成为了公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实现方式,也是我们感受到古人智慧和才情,不断传递生生不息文化力量的现实选择。

有如此现实的选择和强烈的公众意愿,博物馆热才会方兴未艾,呈现出持续加热的态势。不过,把公众打卡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需求的话,那么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则关系到供给侧改革,怎么开放、开放范围、开放对象等内容,都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作为博物馆业重要的构成部分,小而精的高校博物馆的开放之路,需要找到更有效的实现路径。

据统计,目前我国备案博物馆有7000家左右,其中高校博物馆超过400家,占比高达5.7%,而其中70%以上为小型馆,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校博物馆未在国家文物局系统备案。再加上被称之为象牙塔的高校因管理的需要,大量的高校博物馆的开放度完全不够,对本校的师生开放有限,社会性开放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具有特殊文化符号和代表意义的高校博物馆,如无以对外开放就不能发挥其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功能,最终造成事实上的文化资源的浪费。

相比于相对成熟的校外博物馆而言,高校博物馆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等,在对外开放上面临诸多难题和考验,从客观上讲,高校博物馆在运营方面面临资金、人员、设施不足等原因,在主观方面,担心校园安全、文物保护、影响教学等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学校的管理者很难彻底消除顾虑,真正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加之在政策方面,高校博物馆的未能享受到校外博物馆同等的待遇,在一盘棋的布局中处于边缘地位。

高校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和财产,在对外开放的推进过程中,不能让高校独自承担责任和压力,需要调动社会一切资源形成合力。在政策层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中提到,要增强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提升社会服务效益,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这意味着相关部门要为高校博物馆的有序有效开放,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配套,精准制定一校一策的开放方案。

广大高校除了破解畏难情绪和消除顾虑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博物馆的硬件条件,还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比如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进行数字云展览、观众云逛馆等,通过预测人流量来合理调整开放时间、预约人数,真正实现博物馆的有序开放。同时还要丰富公共服务的手段,创造更多的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提升公众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更要聚焦于高校教育教化的宗旨,把博物馆变成公共教学的课堂,以此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让学校成为灵魂洗礼和塑造的净土。

全社会都要支持高校博物馆的开放,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规定,形成共同奔赴的合力。这就需要每名公众都要自觉服从于学校的内部管理,支持高校博物馆的有序有限开放,为其出谋划策和提供志愿服务,如此才能共同打破物理与心理上的藩篱,让高校博物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小众化实现大众化。

文/唐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高校博物馆走出深闺还需双向发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北青快评|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更要力求细节至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3
打卡高校的“宝藏”博物馆
广州日报 2024-08-09
北京5高校向中小学生开放11家博物馆!预约方式→
北京新闻 2024-08-03
北京​11家市属高校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2
北青快评|热门博物馆“晚点下班”不应是难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9
博物馆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
人民日报 2024-05-25
博物启智 文以化成 —— 国际博物馆日各地活动精彩纷呈
国家文物局 2024-05-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