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不能接电话、玩手机,吸烟可以吗?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驾驶员车内吸烟的道路交通行政处罚案件,判决支持了上海市某交警支队(以下简称交警支队)的处罚决定。
2023年9月20日,王先生开车途中吸烟被交警支队民警拦下,交警告诉他,驾车时吸烟属于妨碍安全行车行为的违法行为,并对其罚款200元。在申请复议维持原处罚决定后,王先生仍然不服,向一审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审理认为,开车吸烟,影响驾驶员对车辆的有效操控及道路交通突发情况的及时处置,客观上存在妨碍安全驾驶的情况。故此,一审法院作出判决,支持了交警支队的主张,驳回王先生的诉讼请求。王先生仍不服,依法提起上诉。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存在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可处200元以下罚款。上海一中院认为,“分散精力,转移注意力”易造成失控,是妨碍安全行车行为的本质特征。吸烟行为导致的后果与驾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行为的危害性相同或更加严重,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故交警支队根据该项法律规定,对王先生作出被诉处罚决定于法不悖,并无不当。
车祸猛于虎,事故往往只在一瞬间。现实中,一些驾驶员习惯在开车时点一支烟,他们认为:“在自己车上吸烟,影响不到别人。”事实上,开车时吸烟,驾驶员往往是一手打方向盘、一手拿烟,使身体不由自主地侧斜,容易导致驾驶偏移。并且,取烟、点烟、抽烟等动作不仅会造成注意力分散,更会降低驾驶操作的准确性。有统计表明,吸烟的人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比不吸烟的人高出1.5倍。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法是事故之源。近年来,交管部门多次通报“分心驾驶”典型案件,一再提示驾驶员“分心驾驶如盲行,瞬间肇事毁一生”。但时至今日,包括使用手机、吃东西、吸烟等“分心驾驶”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由此导致的事故也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少数驾驶员法律意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对自己的驾驶技术过于自信,或心存侥幸心理。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执法必严是培养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最好的途径。上述“开车吸烟之罚”行诉案判决,既是对交警严格执法的肯定支持,也是鼓励鞭策。期待各地公安交管等部门积极担当作为,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频度,强化路面管控。深化智慧警务建设,依托信息化技术、借力数据赋能,严查“开车吸烟”等分心驾驶行为。同时,进一步畅通“随手拍”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共同监督分心驾驶行为,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以儆效尤。
此外,还需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广大机动车驾驶员加深对“分心驾驶”危害性的认识,做到知畏知止,主动向文明交通新风尚靠拢。
“开车吸烟之罚”行诉案判决,也是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它提醒每一位机动车驾驶员:警惕“一念之差”成“一生之痛”。只有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告别“分心驾驶”, 并将“内化于心”的交通文明理念变成“外见于行”的行为习惯,才能最大程度地使自己远离危险,与平安常相随。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 客货流量将明显上升,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加大。文明交通建设依赖于每一名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每个人都绷紧“安全之弦”,时刻把文明挺在前面,处处将规则放在首位,积极争做文明交通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共同营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携手防范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国庆假期。
文/威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