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苇海深处的“鹤爸爸”
新华社 2024-09-17 23:00

9月11日,赵仕伟(左)和同事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幼鹤暂养场里观察幼年丹顶鹤。228国道盘绕着初秋的辽河三角洲,天气清爽宜人。脸色黝黑、身材瘦削、52岁的赵仕伟拎着准备好的早餐打开鹤舍的大门,一群小丹顶鹤欢快地围过来……

9月11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野外,赵仕伟带领幼年丹顶鹤练习飞翔。32年来,他扎根基层,痴心于野生动物保护和丹顶鹤繁殖、驯化、野化工作,带领同事成功孵化了300余只丹顶鹤。

9月11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赵仕伟调用监控查看丹顶鹤饲养情况。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盘锦的滨海湿地则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中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赵仕伟和同事们早年监测发现,由于生态环境破坏,途经辽河口迁徙的丹顶鹤种群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对丹顶鹤进行人工繁育,成为赵仕伟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9月11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野外,赵仕伟(右)和同事观察幼年丹顶鹤练习飞翔。

9月11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野外,赵仕伟带领幼年丹顶鹤练习飞翔。1993年,21岁的赵仕伟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盘锦赵圈河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 村民们听说当地来了第一个大学生,感到新奇。然而这个大学生“性格有点内向”,白天忙着救护受伤的野鸟,在湿地周边巡护防止盗猎,晚上则点起蜡烛读书。

9月11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野外,赵仕伟带领幼年丹顶鹤练习飞翔。1996年,经人工授精,保护站成功孵化了3只小丹顶鹤。赵仕伟第一次经历鹤卵孵化成鹤雏的整个过程,非常兴奋。“当时豁然开朗,觉得人生找到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赵仕伟说。 今年,丹顶鹤繁育创下历史新高,通过人工+自然繁育相结合的方式,赵仕伟和同事们共繁育雏鹤86只。

9月11日,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野外,几只幼年丹顶鹤围绕在赵仕伟身旁。近三十年时间里,赵仕伟培养了很多徒弟,但孵化这个阶段,每隔两小时就需要人工翻蛋、通风、测温、晾蛋等作业,他始终亲力亲为。“这个环节是最要紧的一环,不能有一丁点纰漏。”大家都叫他“鹤爸爸”。 赵仕伟说:“我最大的心愿是鹤舍里不再有鹤,最好在我退休前,种鹤繁育基地解散了。”

9月11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幼鹤暂养场门口,赵仕伟(左)和同事将在野外贪玩的幼年丹顶鹤送回圈笼。鹤舍里不再有鹤,意味着丹顶鹤最终回归大自然,自由翱翔在天际。种鹤繁育基地“解散”,意味着丹顶鹤已经不再是濒危物种,能够依靠种群自身的繁育能力自然繁育。

9月11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野外,赵仕伟(左)和同事观察幼年丹顶鹤练习飞翔。这些年,也有丹顶鹤经过野化训练被放飞后,再次飞回繁育基地。这让赵仕伟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它们真的长大了,远走高飞后还能找到回家的路。担心的是它们是不是本领还不够强,还不能完全适应野外的生活。”

9月11日,一只幼年丹顶鹤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幼鹤暂养场里吃着赵仕伟喂送的玉米粒。

9月11日,赵仕伟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幼鹤暂养场里饲喂幼年丹顶鹤。

9月11日,几只幼年丹顶鹤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幼鹤暂养场里活动。

9月11日,一只幼年丹顶鹤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幼鹤暂养场里活动。“感情上肯定是舍不得,但理智上必须让它们离开。”赵仕伟斩钉截铁地说:“大自然,才是丹顶鹤真正的家。”老赵向着苇塘更深处走去。

摄影/新华社记者 周华 钱一

编辑/杨小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