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人们穿的衣服大多都是自家缝制的。家有巧手的主妇,穿出来的衣服美观合体;反之,衣服就显得有些潦草,不是过于肥大,就是肩、袖等处偏瘦,使得举手之间局促。但不管灵巧还是笨拙,衣服上的扣子总是一粒粒整整齐齐,像一列士兵共同守卫着属于它们的城池。
去镇子上扯布时,母亲也会顺便到卖成衣的店里逛一逛。是真正意义上的逛,不买,因为对母亲来说,那些成衣都太贵了,买一件衣服的钱都够扯来做好几件衣服的布料了。心灵手巧的母亲,只消在那些成衣上多扫几眼,就记住了它们的样式,回到家里,拿起划粉和尺子一番比划和裁剪之后,便坐在缝纫机前开始缝制。通常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能穿上新衣服了。母亲为我和姐姐做的新衣样式新颖,会引来很多小伙伴围观,在他们羡慕的眼神中,我们既开心又自豪。
但能穿新衣服的次数毕竟有限,大部分时候,我们穿的都是“捡来”的旧衣服。亲戚家的哥哥姐姐穿小的衣服,会拿来给我们穿,我们穿小了再给更小的弟弟妹妹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个说法在当时一点都不夸张。有时候衣服传到我们手里时,已经旧得像一团皱巴巴的破布。到了爱美的年龄,谁愿意穿这样的衣服呢?母亲刮了下我们的鼻子,笑着说:“看你俩撅的小嘴,都能栓两头驴了。”然后,她把旧衣服仔细地清洗、晾干,在有些磨旧的地方,缝上一个口袋或者绣上一朵小花,既是遮挡,又是装饰。
最后,母亲捧出一个装满各种各样扣子的木头匣子,让我和姐姐挑选自己喜欢的扣子,换掉旧衣服原来的扣子。这是我和姐姐最开心的时刻,不亚于面对一件新衣服。如此一来,衣服真的是旧貌换新颜。穿了母亲“改造”过的衣服出门,总会被小伙伴们追着看,还以为是新衣服呢。
每天上学前,母亲都要求我们整理一下衣着——帽子要戴正,扣子要扣对,鞋子要穿好,保持面貌的干净整洁。有一次我因为起床晚了,慌张地穿了衣服就往外跑,扣子扣得乱七八糟也没有察觉。到门口时母亲却突然喊住了我,表情严肃地让我扣好扣子再走。母亲用了一种之前没有过的严肃口吻和我说话,让我不由自主停下脚步,乖乖地扣好了扣子。母亲告诉我,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也是内在精神的反映,由表及里,才能表里如一。
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才慢慢体悟到了母亲话语里的深意。扣子虽小,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就像母亲那样,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尽力让每一天都过得精彩和有意义。
如今,自家手工缝制的衣服早已悄悄地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衣服的扣子也被更方便快捷的拉链所取代。可我仍喜欢穿有扣子的衣服,看着一粒粒排列有序的扣子,似乎多了那么一份沉淀下来的庄重与期盼。
原标题《与纽扣有关的往事》作者:乔凯凯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