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长篇小说《花灯调》研讨会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0 12:17

日前,刘庆邦长篇小说《花灯调》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此次研讨会是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4精品研推工程第一期,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3b5ee43d54d68a56bf52af261635655.jpg

《花灯调》是著名作家刘庆邦的最新长篇力作,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向家明的下乡“探险”历程,她与广大村民齐心协力,从“走新路”到“闯新路”再到“致富路”,共同书写了高远村脱贫攻坚的华丽“变形记”。作品取材于遵义地区真实事件,小说原型用7年多的时间、2700个日夜的坚守,与父老乡亲共同见证了乡村旧貌换新颜的蜕变。 

刘庆邦被原型人物的事迹所感动,深入当地体验生活、调查采访,调动了“一生的准备”,创作推出了这部脱贫攻坚主题的长篇小说。作品同时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被评选为“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入选“京华好书”。

f53246519ea7d90c26253ce29ce4016.jpg

《花灯调》突出特点没有刻意铺张冲突

研讨会上,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指出,当前主题创作要重点解决主题先行、缺乏文学性的问题。“主题创作是硬的,我们要用文学的语言、文学的形象、好的故事去柔化它”,这是刘庆邦对主题文学创作的理解,《花灯调》这部作品正是他对这一创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认为,与其他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不同,《花灯调》用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描绘了极度贫困山区脱贫脱困、走向振兴的全过程,作品中江书记、夏支书、周志刚等各色人物都塑造得很出色,尤其主人公向家明充满了党性、女性、母性的光辉,是新时代基层女性干部的典型形象。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则表示,《花灯调》的突出特点在于没有刻意铺张冲突。我们小说写作的问题是刻意铺张一种冲突,比如种核桃树的矛盾冲突,可能很多作家把这个矛盾变成有些人的挑拨,如何设置各种各样的矛盾,脱贫攻坚不能及时完成就是某些人个人道德这样的操作。这实际上从另外一方面遮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没有很好的展现这样一个进程,刘庆邦这部作品比较全面完整的呈现了脱贫攻坚进程。

《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认为,这是一部有着显性文本和隐性文本的小说,显性文本是以《花灯调》为题,延续了由左翼小说革命叙事传统而来的乡村叙事;隐性文本是以原名《泪为谁流》为题,讲述了潜藏在农村物质贫困深层的精神性贫困,延续了启蒙叙事的传统。她认为,挣脱模式化的叙述路,把不同的叙述传统融为一体,是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

1fc85d154ed15fba7c6d4d489233c11.jpg

题目改为《花灯调》更能表达民众心声

研讨会上,刘庆邦对与会专家们就《花灯调》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也作出了回应。“特别是有专家提到对‘花灯调’这个调说的不够充分,花灯调到底是什么调、怎么表演、怎么唱等等。”刘庆邦称,起初他定的题目是“泪为谁流”,在花灯调定做的文章不太多,如果一开始定为“花灯调”,就在花灯调多做文章。“其中小说中只有两处,第一处是唱花灯调,表演花灯调。第二处是摘帽之后的一个庆祝活动,当然也要唱花灯调,把花灯调的唱词引用到正月到三月,其实这个词一直唱到十二月,我只引用到三月,这是一个缺憾。”

谈及为何将小说题目初定为“泪为谁流”,刘庆邦称首先小说中的驻村第一书记书记眼泪为村民流、为大家流、为事业流,说白了就是为人民而流。“作为一个作家,首先是为主人公而流,主人公很多事迹让人感动,我哭了好几次。每一次哭的内容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从始至终我对这个第一书记一直是非常有感情的。”

在小说后记里,刘庆邦表示,之所以最终把小说的题目改为《花灯调》,觉得这个题目更有色彩,更诗意,更美,更含蓄,文学性也更强一些,同时花灯调是时民间小调,有地方特色,更能表达民众的心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