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高培勇:房地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稳预期强信心
中国房地产报 2024-07-16 10:01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当中面对的最重要的困难和挑战,正在由以往总供求失衡引致的经济波动,延伸为由预期和信心变化而引致的经济波动。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表面上是需求问题,其背后是预期问题、信心问题;表面上是供给问题,背后是预期问题、信心问题;表面上是消费问题、投资问题,其背后还是预期问题和信心问题。这是我们观察今天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形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表示。

高培勇长期关注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深刻变化,曾先后三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担任主讲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3年,他提出,“精准有力调控”是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宏观调控的核心和灵魂;现在,他更关注的是预期的变化,提出构建以预期管理为重心的宏观经济治理新格局。

“预期管理对我们来讲绝对是一个新课题,这不仅仅讲的是房地产市场的预期管理,而且包括整个中国宏观经济治理中的预期管理。”他说。

7月10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以“以新为径万物生”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高培勇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下半年经济预判》的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这是他提出的第一个观点。高培勇说,经济运行总是波浪式或者周期性波动的过程,主要矛盾在于社会总供求失衡。怎么来治理?以往的习惯做法,或者是立足于需求一方,或者是立足于供给一方,搞逆周期调节。

现在,同样是经济波动,“我们同样可以进一步归结为经济波动背后是社会总供求失衡,但是当你用以往的老办法、老思路、老套路去加以应对的时候,比如在房地产市场上增加需求的措施,它的功效却不似以往,原因出在哪?其实我们只要寻着原有思维路线往前走一步就会发现,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后,是预期和信心发生了变化。”高培勇说。

因此,他提出建议,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论断,不能止步于当前经济运行当中的严峻性、复杂性趋于上升和显著增加,必须在此基础上深入一步作出规律性的概括,那就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已经越来越集中于预期和信心变化。

“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底层逻辑在发生变化。”这是他提出的第二个重要观点。高培勇表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全国两会作出的颇具战略调整意义的决策部署,就是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替代了此前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新三稳”和“老三稳”相比,期间发生的最突出变化有两个:第一个变化是用稳预期替代原来的稳物价;第二个变化是稳预期跨越了稳就业、稳增长,居于“三稳”之首。“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件事,‘新三稳’的关系链当中,稳预期是基础,是关键。

伴随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实施了多年的烂熟于心甚至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的逆周期操作,已经不再如以往那般有效了。”高培勇强调。因此,他提出,稳预期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头戏。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只有居民和企业预期稳定了,信心增强了,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和问题才可随之减轻,源自需求和供给两翼的矛盾和问题才可随之化解,进而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的良好态势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预期管理是一个新课题。”这是高培勇提出的第三个重要观点。

他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治理重心在向预期管理迁移,这和传统意义上的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有所不同。它们虽都属于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但毕竟属于不同层面,至少意味着宏观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加大了,难度也加大了。“对于预期管理,过去我们不是没有研究,但相对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而言,我们对预期管理谈不上十分熟悉,操作上更谈不上得心应手,过去一年多的实践,大家是颇有体会的。”

高培勇说,宏观经济治理如同医生用药治病,对症是关键,只有坚持对症下药才能治病,才能起药到病除之效,倘若开错了药方,药不对症,不仅治不好病,还极可能产生副作用。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把聚焦点放在稳预期、强信心上,围绕稳预期、强信心的对策举措也要讲究对症。“不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对策和举措确实能和稳预期、强信心挂上号,切实能够与预期问题、信心问题有关联?什么样的对策举措有助于稳预期、强信心?这是一个特别关键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确实没有现成的答案。在稳预期、强信心问题上,宏观政策的作用终归是有限的。”

高培勇提出了一个解决思路,就是改革。“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政策和改革双引擎来实施旨在稳预期、强信心的一系列操作。换言之,单凭宏观政策的操作不行,一定要依托于改革,这是一个可以看清楚的基本事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曾经把新中国70多年的实践归结为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社会长期稳定。中国经济何以能快速发展?我们做对了什么?我们又比别人多做了什么?

高培勇认为,主要的就是靠改革,靠不断地深化改革,以改革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不竭的动力。“实践在呼唤宏观经济治理的新格局。”这是高培勇提出的第四个重要观点。

要准确把握预期管理和需求管理、供给管理的异同点,避免将稳预期、强信心的相关操作简单等同于逆周期操作,这是当前恰当实施预期管理的关键之所在。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治理上的各种对策举措来对冲预期和信心的变化,从而实现稳预期、强信心目标,将越来越成为考验宏观经济治理成效的关键要素。

从身边人们的行为举止也可以看到,不仅人们对于经济运行状况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不断提升,人们的预期变化也越来越成为左右经济运行的敏感因素,这个变化是在悄然发生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高培勇因此呼吁,要加快重构以预期管理为重心的宏观经济治理新格局,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编辑/张郁唯

相关阅读
社科院金融所报告建议: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支持设立股市平准基金
财联社 2024-10-23
提振资本市场关键要提振预期
经济日报 2024-1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经济恢复需要以全新理念实施精准式操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6
高培勇谈稳预期强信心:宏观政策只起辅助作用,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澎湃新闻 2023-12-16
经济日报:继续抓住稳预期强信心牛鼻子
经济日报 2023-12-09
继续抓住稳预期强信心牛鼻子
经济日报 2023-12-09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续赢得国际社会信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1
稳汇率的关键是稳预期
光明日报 2023-09-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