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带头“做减法” 新能源汽车重拾“节能减排”初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17:08 阅读量:453518

作为一套颇为复杂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更容易通过各个组件上做加法来实现性能的提升,这也是近一段时间插混市场不少玩家的通行做法。

不过,随着5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以及秦L DM-i和海豹06两款新车同台上市,比亚迪以做减法的方式,将混动技术的升级带入了聚焦能效的新方向。这也提醒人们,在堆料堆性能之余,不妨让新能源汽车市场抛下某些虚妄与浮华,回归到节能减排的初心上来。

最擅长做电池的车企开始减电池

关于比亚迪,一个很少有争议的话题是:这是车企当中电池做得最好的一家。在528日的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回顾当年比亚迪选择以插混技术开启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的背景时,也提到了既然比亚迪擅长做电池,那么不妨从以电为主开始;更不要说,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发布,为比亚迪打开了通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巅峰的大门。

伴随着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其配套的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也与公众见面。

据介绍,这套专属设计功率型插混专用刀片电池,兼顾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通过成组效率优化,实现电池能量密度比上代提升15.9%。同时,为了实现极致的动力和能耗,这套电池采用了低阻抗设计、拓展电池策略应用窗口,将放电倍率提升至16C,回馈功率增强至5C

不过,在此番上市的两款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新车上,能量密度的提升并不一定会带来动力电池容量的增加。以秦L DM-i为例,在其三款120公里纯电续航车型上,与同门的秦Plus DM-i相比,动力电池的容量从18度减少到了15.87度。

在业内纷纷堆电池、甚至把插混车型的电池容量堆到纯电车型水平的潮流中,比亚迪此举显得有些另类

而比亚迪的减法还不止于此。仍以秦L为例,其搭载的新款混动专用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从秦PLUS81千瓦下调到74千瓦,峰值扭矩也有相应下降。

饶是身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哥的高位,比亚迪这番操作下来,恐怕也难免要引起舆论的反弹。

所以,比亚迪为何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逆势做起了减法

减法的尽头是能效的加法

首先,比亚迪也并非一味做减法。在发动机动力方面,作为补偿,比亚迪将秦L DM-i中高配版车型的电机功率从秦PLUS145千瓦提升到160千瓦,两相冲抵,系统总功率还有一定的提升。

但此举也仅限于120公里续航版本的三款车型,其目的更像是为了维持中高配车型的形象,80公里续航的两款车型并无此优待

而比亚迪之所以敢于在第五代DM技术上大做减法,是因为当今新能源汽车市场靠堆料、堆性能来谋求更多关注的做法,已经偏离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心:节能减排。在第五代DM技术上,比亚迪表面上的各种减法,最终会将新能源汽车带回到能效的加法上。

仍以这台发动机为例,其更显著的提升不在于动力性能,而在能效。比亚迪将这台发动机的压缩比提升到了16,更高的压缩比意味着能够从每一滴油中压榨出更多的能量,从而进一步提升能效。按照比亚迪提供的数据,这台发动机综合热效率达到46.06%,是目前量产车中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

而回到之前动力电池的减法,能量密度与电池电量的双向互动带来的是更轻的动力电池总重量,这同样意味着更高的能效。

因此,秦L DM-i和海豹0680公里续航车型在满油满电的状态下实现了百公里2.9升的综合油耗,将汽车综合油耗带入了“2”时代;性能更强但也更重的120公里续航车型也能把百公里油耗控制在3.08升,同样是业内一流的水平。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第五代DM系统中融入了更多新技术,从各个可能的方面提升系统综合能效。例如,发动机启停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降低了单次启停的油耗;发动机工况点更高效,综合效率提升。

整车角度来看,比亚迪引入了全温域整车热管理的理念,通过多维热管理方案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运用,降低整车在极限温度环境下的能耗;通过智能调度整车热源,达到平衡状态,确保能耗最低。整体来看,全温域整车热管理不但提升了整车在极限环境下的耐热耐寒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座舱的舒适性。

让新能源汽车回归节能减排的初心

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经历了一段堆料堆性能的比拼之后,比亚迪开始带头做减法,实则希望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带回到节能减排的初心上。

当然,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比亚迪的减法也要减得用户开心。虽然对以“电为主”的比亚迪插混车型而言,高效充放电、高能效、低电耗混动系统带来的驾驶体验已经足以摆脱里程焦虑,但比亚迪仍需要在当下用户更为关注的续航方面做足功课。

所以,2.9升的综合油耗之外,第五代DM技术还是为用户带来了21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这固然离不开65升大容积油箱的引入,但对整车制造而言,48升与65升油箱对成本以及售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日常使用而言,大油箱只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应对里程焦虑的方式,日常用车大可不必次次加满。

当大家都在做加法的时候,比别人加得更多,其实算不上多么重大的突破。相反,当大家都在做加法的时候,有人站出来做减法,而且减得同侪服气、用户认可——这才是跨越时代的突破。

/杨铮

编辑/杨铮

相关阅读
北汽新能源签约小马智行 极狐无人驾驶车队2025年上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3
大G“油电双全” 奔驰独辟捷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3
江淮前三季度扣非预亏2.4亿 新能源乘用车加速下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随行就市 迎新不忘旧——MINI给出了“价格战”应有的打开方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0
“内销转出口” 江铃新能源在国内却遭遇“水土不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7
放下执念 极越拼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1
“双豹”双升级 比亚迪迎来新品密集发布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2
出海创新双驱动 比亚迪全球竞争力再获权威认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