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这几天,全国多地都在开展读书活动,或举办书展、读书沙龙或开展读书竞赛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仅比2021年的4.76多了0.02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仅比2021年的3.30本多了0.03本,表明阅读数量增长缓慢,并没有一个质的突破。可见,还不能满足于阅读现状,全民阅读尚需努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付出更大努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思想、精神、智慧、动力等无穷。人不读书如朽木,人不读书也就没有思想高度。读书,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活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让我们在知识海洋中遨游。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和民族,能在人类文明中长盛不衰。书中有知识、有智慧、有情怀,能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然而,阅读又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修行,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阅读过程中,让我们学会了耐心和专注,也学会了思考和质疑。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激发了自己的灵感和想象。而这种互动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绝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将“前功尽弃”。
其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物质生活再富有,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永远是刚需。如果缺乏思想高度,物质上再富有,人生也不会太出彩。阅读是应对和摆脱寂寞孤独最好的一种方式。为了让灵魂有归宿、明辨是非以及体会知识的强大力量,人人该做一个持之以恒的阅读者。为此,必须抛弃急功近利思想,做好长期与书为伴的准备。
人的阅读范围多大,其世界就有多大。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阅读能起到大浪淘沙的净化作用,博览群书还能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真善美和假丑恶,并加以辨别,这种与智慧的碰撞令我们变得更加睿智和成熟。无论如何,阅读需要持之以恒,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让我们都来做持之以恒的阅读者,不断成长和进步,也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文/刘天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