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森恐怖的幽灵船,薄纱、丝绸与12块大幅投影幕布,结合高科技手段的巧妙运用,逼真表现出大海上波涛汹涌、狂风肆虐的场面,搭配大气磅礴的音乐,散发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国家大剧院制作的首部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前两轮上演的时候就以经典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瓦格纳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堪比3D魔幻史诗大片的舞美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10日至14日,这部经典的瓦格纳歌剧将在国家大剧院三度上演。目前该剧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3月2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国家大剧院位于地下三层的绘景间,直击这部舞台呈现堪比科幻大片的歌剧巨作的排练现场。
舞台布景写实 同时换景需要70人左右才能完成
《漂泊的荷兰人》讲述的是海上的故事。船,成为这部歌剧中最不可或缺又引人瞩目的道具。正式演出中的两艘巨型帆船,挪威船长达兰德之船长达12.8米,高达5.1米,宽为7.5米,而大名鼎鼎的荷兰人鬼船的尺寸则更为巨大,长达13.6米,宽将近9米,颇具震撼效果。走进绘景间,最为瞩目的也是一艘巨型帆船。“这部戏的风格是比较写实的,所以剧中的两艘大船的形象都非常写实。” 本剧舞台监督李根实介绍说。在绘景间内看到的挪威船是舞台上的真实造景,而实际规模更大的荷兰人之船因高度限制,在排练中使用的则是替代模型。
当天的排练,复排导演斯蒂芬·格劳格雷选择为大家展示了《漂泊的荷兰人》第一幕中的精彩片段,托马斯·卡则里、迪米特里·乌利亚诺夫、王冲等中外歌唱家引吭高歌,在摇晃的大船上演绎了挪威船长达兰德在海上遭遇荷兰人“鬼船”的情节。
“瓦格纳这部戏的第一幕中,角色比较简单,只有三个角色,却扛起了40多分钟的戏。一部分观众会觉得情节有些慢。为了让观众获得戏剧、音乐以及感官上的平衡,导演团队在写实的基础上尽量把道具放大,再加上投影画面里的海浪,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压迫感。”李根实介绍说,“海浪来自于真实的海浪素材,但是又比真实的海浪大了很多,导演团队把视觉设计的非常满,让观众有足够的视觉震撼,这样可以抵消戏剧上的平淡感。”
瓦格纳的歌剧作品一向被认为篇幅大、演出难、艺术成就高,从演出者到欣赏者都面临挑战。《漂泊的荷兰人》舞美设计与舞台呈现涉及人员之多、场景之宏大、换景之复杂,在前两轮演出中备受关注。由于布景的尺寸非常大,舞台切换的过程的技术难度也非常大。“为了将船顺利的推到舞台前面,需要灯光、投影、机械吊杆等一系列动作编排才能实现。”李根实说,“首轮演出的时候,我们遵循瓦格纳歌剧的习惯,没有设置中场休息,三幕从头演到尾,在第一幕结束之后,在间奏音乐里,我们要换景换到第二幕,第二幕结束也同样如此。舞台的切换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首演之后,国家大剧院收到一些观众的反馈,并做了调整,此后的演出都安排了中场休息,这也让幕后换景能够喘口气。不过,这部剧的幕后换景是舞台机械和舞台装置互相配合,同时换景需要60-70个人才能完成,这在国家大剧院的作品中,体量算是比较大的。
排练还原海上场景 手动摇船呈现真实效果
为了呈现真实的海上视觉效果,导演和舞美设计将两艘船都设计成了可摇晃的装置。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演员在船上表演时,遇到有风浪的情节,船的后面有一排装置师傅负责摇船,台上的演员也随着船体的摇摆呈现出风浪来临时的反应。“演出过程中,装置师傅们会根据剧情和音乐的变化摇船,随着音乐和剧情的变化,摇船的幅度也发生变化。” 李根实说,“摇船的幅度分为五个级别,一级是很缓慢,微风。突然来一个大浪大概是四级,后面会有专门的人提示,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据李根实介绍,演出的时候,船的前面两侧有蓝色的绸子,也是由技术人员手工抖动,“再配合海浪的投影效果与灯光,在观众席看起来的效果将非常真实。”
在宽阔的绘景间内排练,便于还原舞台上大船的摇晃效果,从而让演员们提前适应这种高难度的表演场景。除了三个主演以外,还有哑剧和杂技演员,他们扮演水手。当船长达兰德说,“暴风雨来了,赶紧把帆升起来赶紧抛锚,我们要躲避一下。”水手们就在后面紧张的做戏剧表演,拉绳子、爬桅杆、把帆收起来。李根实介绍说,“为了演员们的安全,必须在上舞台之前就让他们足够的适应。而且剧组也特地找了专业的杂技演员,因为他们有爬高的专业技能,以保证安全。”
导演在给演员说戏
全剧最后“重中之重”的沉船场景也采取了非常巧妙的设计,“沉船之前,船上的液压装置会让船头先翘起来,展现船进水之后真实的物理效果。之后再用整个主舞台载着船头下降,这样的双重效果将会在视觉上加大船体的错位感,营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