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图书馆借阅量断崖式下降 大学生不爱看书了?
半月谈 2024-01-12 15:50

高校图书馆往往是大学校园的地标式建筑,学生络绎不绝,阅览室座无虚席。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来借阅纸质书的。半月谈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不少高校图书馆借阅量近年来逐年下滑,甚至不足几年前的1/3。大学生真的不爱看书了吗?

纸质书借阅量断崖式下降

据各高校图书馆统计,近年来特别是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

浙江某高校图书馆馆长介绍,10年前生均年借阅有7册,现在3册不到。东北某高校图书借阅量2019年为24万多册,2022年仅为8万册。据媒体报道,青岛大学相关通报显示,该校图书馆的借阅量,由10多年前的年均60万册,降到了每年六七万册的数量,只有10多年前的10%。

半月谈记者在10余所高校广泛采访学生了解到,大学生阅读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采访中多位学生表示,自己一年读书量为个位数,且大多是备战考研或参加各级竞赛用书,身边大多数同学也很少读书。有统计显示,学生论文的引用来源从过去的纸质书籍居多,变为基本是期刊数据库等处的网络资料。

浙江省树人阅读研究院牵头组成的课题组2022年对2万余名大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在纸质图书阅读方面,有8.21%的学生全年没有阅读过一本纸质图书,全年阅读为1~5本的占60.26%,只有不到1/3的学生年阅读在5本以上。

不少高校图书馆成学生自习室

什么挤占了大学生的时间?

部分受访专家和大学生表示,大学生纸质书阅读偏少的原因包括课业负担重、网络吸引力更大、数字化阅读增多等。

——没时间阅读。上课、备战考研、各种娱乐活动等挤占了阅读时间。某高校社会学专业赵同学表示,纸书阅读需要很安静的状态,但当前自己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安静的心态来阅读,偶尔有一点时间,也有太多选择,如剧本杀、打球、刷剧等,读书往往是比较靠后的选择。

——网络吸引力大。调查发现,当前不少大学生用于娱乐影音软件与社交软件的时间,每天在两三个小时以上,占用了本就较少的空闲。

——深阅读能力不足。“我平时阅读比较多,有同学叫我推荐一些书,结果我推荐一些名著或经典哲学书籍时,同学告诉我读不进去,说‘字都认识,但加在一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手机那么好玩,读一会儿书心思就飘走了,渐渐失去了读书的能力。”一位高校学生说。

——数字化阅读增多。部分高校电子书人均阅读量已经超过纸质书。树人阅读研究院2022年调研显示,浙江省大学生电子书的阅读率为88.22%,全年电子书的人均阅读量为13.50本,远高于同期全国成年国民3.30本的平均水平。大学生群体中,电子书、电子杂志/报纸的人均阅读量已经超过了纸质书、纸质杂志/报纸的人均阅读量。

为何选择数字化阅读?不少受访学生表示,主要原因是获取信息便利、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信息检索便利,其他原因还包括收费少/免费、便于复制和分享、交互性强等,这些也是数字化阅读相较于纸质阅读的优势所在。

营造阅读氛围,提高阅读质量

尽管电子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纸书阅读,但碎片化阅读、浅阅读也容易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教师李楠、湖南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与宣传推广部阅读推广老师龚天姿等表示,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加速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容易导致大学生阅读内容的单一性与封闭性。诸如“三分钟读完一本名著”等短视频的广泛传播,更难以使学生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个人知识体系,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狭窄化和知识储量的浅薄化。

树人阅读研究院院长平静说,阅读App上,看得多的普遍是网络小说、畅销书,经典名著偏少。此外,学生阅读图书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学生喜欢的图书中,排名前十均为文学类作品,社科类、科技类书籍占比较小,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有优化和改善的空间。

相关专家建议,高校图书馆要承担起打造书香校园的使命,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养成阅读习惯,以经典阅读、红色阅读和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部负责人袁睿介绍,为了引导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学校连续8年在师生中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作者讲读、经典解读、接力朗读、互动评读等方式,引领师生深入理解经典名著,激发阅读兴趣。今年,学校图书馆还开展了“开启图书馆宝藏”打卡活动,通过探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说,阅读名著对提升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了包括中国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名著、世界文化名著、世界文学名著等四种类型的荐读书目,并邀请知名学者参与“问道”系列读书会,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书香校园。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