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命运的馈赠,藏在你的“内存”里
国学文化 2024-01-06 22:00

草根出身,却能官拜宰相;

家境贫寒,却被称为“富贵闲人”;

身处太平盛世,却多愁善感。

命运的两个极端,造就了这位“宰相词人”——晏殊。

从古至今,苦难成就伟人,可晏殊却是例外。

他不仅官运亨通,而且文学成就显著,被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欧阳修曾评价晏殊的一生: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藏在你的“内存”里。

晏殊能够富贵一生,得益于他身上的这三个“内在存储”。

真诚,比才华更能打动人心

作家三毛说:

“靠谱,在社会上是一把无往不利的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晏殊从小就才华出众,远近闻名。

14岁那年,与1000余名进士一同参加殿试。

考题发下来,晏殊毫不畏惧,沉着冷静,果然辞彩灿然,宋真宗大加赞赏。

三天后复试,以做进一步考察。

试卷刚刚发下,就听晏殊向主考官禀告:

“微臣曾做过此题,请换套试卷考我吧。”

宋真宗一惊,心想这孩子真诚直率,品行端正,有意重用他。

于是另拟一题,晏殊依然应答如流,真宗大喜,对他的真诚和才华大加赞许。

当即赐他“同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并允许他留在秘阁读书。

在真诚的加持下,才华优显耀眼。

利益是一时的,但信任是一世的,有时,放弃眼前的利益,却能换来长久的人心。

几年后,真宗打算为太子挑选秘书舍人。

秘书舍人是要职,来日太子登基,便是皇帝心腹,所以各路大臣都觊觎此位。

出人意料的是,真宗却直接宣布由资历尚浅的晏殊担任。

众臣不解,宋真宗解释道:

“我听闻众爱卿喜欢参加各种宴会,唯独晏殊不去,闭门读书。

太子正好需要这样的人。”

晏殊听闻原因后,特意请辞,向真宗诚恳地说道:

“臣并非不愿参加宴会,只因家贫无钱。

臣若有钱,也会去的。”

真宗听了不气反乐,还特意下诏,加以褒奖:

“殊少年孤立,力学自奋,人鲜及之。

加以沉谨,造次不逾矩,甚为缙绅所器。”

我们总以为,才华很重要,但其实,真诚才是敲开他人心门的栓。

晏殊事君以诚,从根本上获得了真宗的信任,才能处处得到偏爱。

雷军就说过:

“真诚,让我一路上有不少贵人相助。”

北大教授沈从文第一次上课很紧张,却能收获掌声,是因为他在黑板上真诚写下: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去贫民区给黑人孩子讲课,能使他们态度友善,在于他吐露心声:

“我并不讨厌黑人,我只是很紧张。”

带货主播董宇辉能够走红网络,也是得益于他真诚讲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感慨。

莎士比亚说: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

对他人真诚以待,往往更能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包容。

如果一个人要是缺乏真诚的话,注定是无法赢得人心的。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怕的是虚伪和掩饰,当你真诚的与他人交心,才能打动对方的心。

格局越大,情商越高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说:

“智商高的人也许事业无成,情商高的人却一定能表现非凡。”

格局越大的人,情商越高,懂得收敛和隐藏自己的光芒。

越是情商高的人,越懂得谨言慎行。

宋真宗和晏殊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每次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写个小纸条问晏殊:

“爱卿,有何高见?”

晏殊一见纸条,心领神会,认认真真写好答案,再将那张小纸条,悄悄递给真宗。

这正是宋真宗经常公开夸赞他“谨慎严密”的原因。

晏殊既帮皇帝排忧解难,又不抢皇帝风头。

为人处世情商越高,越不会显山露水、恃才而骄。

晏殊知道,锋芒毕露,就会隐藏杀机,自古有多少才华横溢之人因功高盖主而惹祸上身。

他们只顾显露自己的才华或施展自己的抱负,目中无人,将自己陷入困境当中。

作家剑圣喵大师曾提出一个观点:

“真正的高情商,是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情绪和立场。

觉察到他人的真正需要,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往往能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一次贸易洽谈会上,卖方对一个正在观看公司产品说明的买方说:

“你想买什么?”

买方说:

“这儿没什么可以买的。”

卖方淡定地说:

“是呀,别人也说过这话。”

当买方正为此得意时,卖方微笑着又说:

“可是,他们后来都改变了看法。”

买方问:

“噢,为什么?”

于是,卖方开始了正式推销,该公司的产品得以卖出。

真正格局大的人,往往情商也不低。

卖方在买方不想买的时候,没有直接向其解释产品,而是会顺着对方的话说。

他没有急于反驳对方,来证明自己。

情商高的人会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处事圆顺有谋略,既能解决问题,又不得罪人。

俞敏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八面玲珑、能说会道,会来事儿,不是高情商,这是术层面的。

而道层面的人品、德行、将心比心,才是一个人值得信任的关键。”

真正的高情商,是一个人的人品和修养,一种能力,与之相处,令人信服。

人最好的贵人,是自己

《孟子·离娄上》有言: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人生在世,凡事都要靠自己,自助者天助之。

晏殊被称为“无灾无难到公卿”的典范,但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他曾先后被贬三次,但每次被贬,他并没有借酒消愁,躺平摆烂,自我沉沦,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完美回归。

第一次被贬,他行办教育,建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讲学。

他大力扶持和培养人才,开创重视教育之先河。

后来,应天府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嵩阳等书院合称为“宋初四大书院”。

应天府学院培养出大批的人才,当他们成长起来后,纷纷支持晏殊的教育改革,又会选拔出更多的人才。

如此良性循环,源源不断的人才被送往朝廷。

命运的风,会吹向每一棵自己努力生长的树。

晏殊在教育上做出来巨大贡献,仁宗十分满意,于是下令将其召回朝廷,拜官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懂得自救的人,总显得运气很好。

第二次被贬,晏殊身不在朝堂,却心系朝堂。

当时西夏来犯,宋朝边关告急,晏殊不辞辛苦,认真分析形势,奏陈强军良策,被仁宗采纳。

很快,就在军队推行,逐步实现军备物资有保障,国库也得到充实,最终击败西夏。

为保障国家安全,晏殊又一次做出了巨大贡献。

仁宗再次奖赏他,以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加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

至此,晏殊的事业上升到顶峰。

没有那么多“横空出世”的奇迹,只有凭自己的本事创造出来的机会。

俗话说:“烂泥扶不上墙。”

如果晏殊自己不优秀,皇帝再想提拔他,也恐难以服众。

成年人的世界里,悲喜皆自渡。

有这样一个故事,或许你早已听过:

一个人去寺院拜佛,却看到旁边有一个跟佛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正在那里跪拜。

拜佛的人很惊讶,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对方看出了他的意思,于是说:

“是的,我是佛,我在拜我自己。”

那个人听了更加惊讶了,佛接着说:

“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是的,世界上不存在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别人或许会伸出援手,但真正能帮到自己的贵人,只有自己。

放不下心中的执念,就算别人劝再多,也再难装下快乐。

走不出当下的困境,就算别人帮再多,也难改变命运。

停不下无知的内耗,就算别人扶再久,也难独立行走。

倪萍说姥姥常讲这样一句话: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

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只有自己努力做到更好,才有可能迎来出头之日。

人最好的贵人,就是那个努力向上的自己。

明明可以靠才华,却用真诚俘获人心;

能力强者责任大,大格局的背后是高情商;

陷入困境,从不怨天尤人,努力向上,只管做好自己,好运自会降临。

人生在世,一时有人相助,可能是运气,但一生都有人支撑,一定靠实力。

一个人最好的贵人是努力向上的自己,命运能渡的,往往都是愿意自渡的人。

没有人能把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好,除非自己修养出良好的品行,豁达的心态,坚强的意志。

作者:星宿海。来源:国学文化(ID:gxwh001),读国学文化,品人生百态。500万人订阅的国学文化大号,每早六点,与你相约。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