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公用电话亭应急,好事如何办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3 16:30

作为城市家具的一部分,北京市曾对公用电话亭进行过集中清理,有的作为应急使用,可以免费拨打紧急电话。但记者近日走访西城、海淀、丰台等区部分公用电话亭发现,市民对其应急功能并不知晓。在实际使用中,有的听筒呼不出电话,有的音量小,关键时候应急功能“不好使”,让人干着急。(1月3日《北京日报》)

过去,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公用电话亭遍布大街小巷,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通话服务。如今,随着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的作用大大弱化,使用次数和频率显著降低。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还是转型升级焕发新生,公用电话亭何去何从,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

2022年,北京市对包括公用电话亭在内的5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集中治理,为10处公用电话亭予以升级,可以免费拨打紧急电话。公用电话亭可应急联系,无疑是一次成功转型,受到舆论的好评。在手机没电、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人们可以就近使用公共电话报警或求助,对于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公用电话亭的应急联系功能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公众知晓度低。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路过的市民,均表示“不太清楚可以免费拨打紧急电话”。另一方面,设施缺乏维护。有的公用电话亭无法正常呼出电话,有的电话亭左右两侧的防雨罩是透明的,反光时根本无法看清屏幕;还有的听筒声音太小,音量键为失灵状态;公用电话亭往往设立在马路边,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听筒音量过低,使得应急功能大打折扣。

公用电话亭可应急联系,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过,善举还需善为,好事还要办好。保障公用电话亭的应急功能落实,首先要加强日常管理维护。运营方要采取“技防+人防”的管理方式,通过大数据监控,人员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公用电话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醒目位置张贴设备监督电话或二维码,方便群众遇到问题及时反映。陶然亭公园南门外的一部公共电话,被市民标注了“请修机”。由此可见,我们身边不乏热心公益事业者,有关方面需要做的就是畅通监督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共同呵护公用公话。

其次,纳入财政购买服务。公用电话亭故障率高的问题,不能一味苛责企业。此前,北京联通方面就曾表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公司在公用电话经营上已经出现收入和成本倒挂的问题,每年亏损数百万元。应该看到,公用电话亭向应急联系转型的背后,是市场化运作向公益性服务的转变。有关部门应将公用电话亭的管理运营费用纳入财政,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应急联系的兜底保障。

此外,丰富完善实用功能。在应急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公用电话亭的功能,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用最大化。在上海,公用电话亭全新数字升级,人们不仅可以坐下休憩,连接Wi-Fi上网,给手机充电,还可以预约挂号医院,查询养老金,通过刷脸一键叫车。只有公用电话亭变得更智能、更便利、更实用,才能拉近与人们的距离,更好地发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作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张淳艺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