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风险在随之增加,而老年人的身体也远比想象得要脆弱。
健康无小事,让生命更有质量,要从细节做起。老年人的隐形杀手有哪些?5件小事千万要注意!
01
起床太猛,容易脑缺氧
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各项生理机能都维持着“低速运转”,人体新陈代谢降低,心跳速度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变缓。
此时如果立即起身,全身血流相对比较慢,可能会导致大脑突然缺血缺氧而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正是因为如此,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等疾病清晨都是高发的时段。
建议:
清晨醒来后先躺一分钟,在床上活动活动手脚,翻翻身,给身体一个即将要起床的信号。
坐起后靠在床头一分钟,伸伸懒腰,等待心血管系统逐渐“唤醒”和适应。
双脚下垂,在床边坐一分钟,可以用双手轻轻按摩整个面部,头部、颈部,促进血液循环,可帮助适应卧室外相对冷空气的刺激。
02
猛然回头,血管易堵
血管中的斑块就像河水里的流沙,易被血流冲走、改变位置,危险系数较高。颈动脉是大脑重要的供血通路,猛然回头、转身,动作剧烈,易使斑块脱落,堵塞血管,使大脑缺血。轻者会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甚至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等严重脑梗死症状。
有颈椎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快速转头还可能导致身体失衡,进而跌倒。
建议:
如背后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转过头来时,动作尽量放慢,渐渐转头,以免发生意外。
03
用力排便,血管破裂
老年人在大便的时候用力,一般是由于便秘造成大便干燥不容易被排出。
老年人在大便的时候经常用力或是用力过猛,有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还有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
建议:
养成定时和主动足量饮水的习惯,每天的饮水量以1500~1700ml为宜;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多食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鲜嫩的蔬菜瓜果。
坚持参加规律的运动锻炼,将运动锻炼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餐后或者活动后结肠运动增加,可以充分利用人体正常生理反射,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
半蹲坐位时脚下垫个小板凳,上半身微微向前倾,更有助于粪便排出。
04
弯腰提物,损伤腰背
在搬提东西的时候,很多老年朋友只顾尽力弯腰,但膝关节和腰却直直的。这种情况下,腰椎小关节负荷增加,容易造成关节囊、肌肉、韧带的劳损,从而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有可能造成“闪腰”,严重者甚至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尤其当弯腰超过90度时,人体的骶棘肌不能像平时那样起到维持脊柱位置及保护韧带的作用,故更易造成腰骶部扭伤。
建议:
老年朋友弯腰最好不要超过90度,家里的家具最好不要过矮,扫帚、拖把的把子不要过短。弯腰拾物的时候,最好先充分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下蹲后再适当弯腰拾东西。
05
摔了就起,加重损伤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跌倒伤害是死亡的第一因素。一些老年人在摔倒后并未受到严重伤害,却因不正确起身造成了额外伤害,加重了病情。
立刻起身,可能加重有脑血管病后遗症者脑部缺氧或缺血症状。若已经伤及关节或骨头,盲目移动可能造成关节脱位或加重骨折。
建议:
尽量通过屈腿翻转身体,呈俯卧位,借助双手和膝盖跪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身边如果有比较稳定的床或者椅子,可以借助它们站起来。
如果摔倒后发现体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站起来时,应当做到先屈腿,尝试用双脚和肘移动身体,找到身边比较柔软的东西垫在身下,保持一个比较舒适的体位寻求帮助并等待救援。
在户外摔伤时,先不要慌张,保持镇定,应立即主动或向路人求助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时切勿随意移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家里有老人的小伙伴,一定要仔细看好文章里给大家列出的重点,关爱老人离不开大家的细心、耐心。请一定要多注意家人的出行安全,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