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多次出手、基金公司自购、上市公司回购等多重积极因素正在累积。
步入2023年最后一个月,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此前受A股震荡调整、基金业绩承压影响,陷入“艰难时刻”的基金发行市场近期有所回暖,增量资金正在持续涌入。
Wind数据显示,11月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超过1300亿份,创下今年4月以来的新高。此外,有近300只基金产品处于正在发行或排队入场的状态,有部分基金的募集截止日期设置在了明年2月底左右。
与此同时,四季度以来,“国家队”多次出手、基金公司自购、上市公司回购等多重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增量资金正在陆续入市。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长期增量资金注入A股,或有利于打破前期股价低迷与增量资金有限的负向循环,市场底部正在不断巩固。
基金发行迎来“暖冬”
近来,遇冷许久的新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暖冬”。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11月共有142只新基金成立(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合计发行份额达1311亿份,无论是数量还是总份额,均较上月翻了一倍有余。
其中,有30只基金产品的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如富国瑞丰纯债A、鑫元稳丰利率债、大成景熙利率债A、华商鸿裕利率债等产品的发行规模逼近80亿元。南方恩元、人保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A、建信中债1~3年政金债指数A、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等多只产品也有超过50亿元的募集表现。
除了上述固收类基金外,多只ETF类产品展示出了较强的吸金效果。如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易方达深证50ETF、富国深证50ETF分别募得38.95亿元、26.01亿元、24.05亿元。一些特色产品也有不俗表现,如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的首募规模达到2.58亿元。
此外,主动权益类产品方面出现一些亮色,例如兴银智选消费A的发行规模为8.41亿元,这是11月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华夏信兴回报A、融通致远A的首募规模均在5亿元以上。
进入12月,新基金密集宣告成立的势头仍在延续。12月首个交易日,就有8只基金宣告成立,合计份额超过40亿元。如首批科创板100ETF联接基金,即博时上证科创板100联接A、鹏华上证科创板100联接A分别有17.88亿元、9.47亿元的募集成绩。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基金公司已经提前筹划,积极布局“开门红”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目前有69只基金产品(只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处于正在发行的状态。其中有25只基金的募集截止日期设置在2024年,最晚的到明年2月最后一天。
比如,金鹰研究驱动A将认购截止日期定为2024年1月16日,中信保诚嘉盛三个月定开A将认购截止日期定为2024年2月19日,浦银安盛养老目标日期2050五年持有将认购截止日期定为2024年2月27日。
还有235只基金产品处于年内已审批待发行的状态。从产品类型来看,目前正在发行和计划发行的基金产品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权益类产品的身影,科技、先进制造、新能源、医药等板块仍是布局的重点方向。
“虽然募集有一定困难,但现阶段是‘播种’的好时机,历史经验可以证明,在市场低位做好权益基金的逆周期布局,有很大概率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良好体验。”一位来自以权益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积极信号正在累积
基金发行转暖,积极筹备“弹药”布局,与近期市场出现的积极信号可能息息相关。
12月伊始,就有利好消息提振市场: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进场买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1日下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国新”)发布公告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新投资”)当日增持了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截至当日收盘,多只ETF产品出现放量,特别是央企主题ETF。如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成交额达3.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0.64亿元的成交额增长超4倍。南方央企科技ETF成交额达2.98亿元,较前一日的0.34亿元增长7倍有余。Wind数据显示,上述两只产品的单日净流入额分别为2.71亿元、2.56亿元。
除了央企主题类ETF,还有多只ETF产品表现“活跃”,例如12月1日下午,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均出现数波放量资金,二者单日成交量分别为18.94亿元、23.44亿元,较前一日增加了2.6倍以上。而上证50ETF同样出现尾盘放量的情况,单日累计成交39.03亿元,同样增加近2倍。
在行业主题方面,游戏、人工智能等当日业绩居前的产品也有不错的交投表现。以游戏行业为例,1日,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单日分别上涨8.17%、8.55%,成交额分别为5.68亿元、2.02亿元,环比均有一倍以上的增长。
记者注意到,四季度以来,“国家队”已经多次出手。10月11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曾增持四大行;同月23日,中央汇金再度出手买入ETF产品,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彼时,就有多只ETF产品连续数日迎来资金加仓,尤其是指数ETF产品规模增长明显。
与此同时,多家机构积极行动。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10月底开始的基金自购潮,目前已有17家公募出手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累计资金已经超过20亿元。例如,12月1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于工银瑞信远见共赢混合基金募集期(11月13日至11月30日)以固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该基金。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也在通过回购股份等方式,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四季度以来已有超过580家上市公司进行回购操作,涉及回购金额近260亿元。
华南一位基金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国家队出手,还是基金自购、上市公司回购,都是用真金白银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和展示对后市的信心,这也将有效提升中长期资金参与权益投资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他同时表示,整体而言,积极因素或正在积累、市场底部不断巩固,但A股的修复进程大概率难以一蹴而就,震荡整理或仍是当前市场的主旋律。随着短线情绪的回暖以及题材炒作热度的提升,后续仍可在热点相互轮动间寻找结构性机会。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