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茅台酒,千元苹果电脑!直播间的低价是打下来的还是演出来的》这是“双11”当天澎湃新闻一则新闻的标题。《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低价营销的背后套路满满,有的玩文字游戏,存在虚假宣传,有的以次充好,还有的低价等于低效,商品迟迟不到货。对此,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合规提示。
“双11”今年迈入第15个年头。15年来,“双11”发生了不少积极变化,比如从抢购国外大牌到追求国货,从仅有一天延长到持续多日等,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低价促销一直是“双11”的主打招牌,平台和商家主要通过低价争夺客源,争取为全年业绩交上满意答卷,而消费者为节省购物成本“买买买”。
应该说“双11”期间大多数网售商品的价格确实低于平时,值得信任。但有少数商品低价销售却隐藏着不少“猫腻”。比如直播间以80元销售茅台酒,以一百多元卖名牌包,很可能是一种套路:先报几次虚价,强调产品价值、福利力度、稀缺程度,最后再报实价,让消费者感受价差,以刺激消费者秒拍秒付。
有的商品低价销售,隐藏着各种问题。譬如,某平台平时售价40多元的凡士林身体乳在“双11”只卖9.9元还包邮,结果消费者收到的是“×芝琳”;有消费者购买的笔记本电脑有多处划痕,有明显的磕碰痕迹,附赠的小音箱无法开机使用;有消费者购买的新皮包上布满褶皱,给人的印象是“低价=低质”。
另外,商家承诺发货却迟迟不发货,如有的消费者遇到商家承诺48小时发货,但是7天过去了商家依旧没有发货。有消费者表示,客服第一次承诺11月5日前发货,到期后又承诺11月16日前发货。这类现象不免让人怀疑,某些商家所谓低价销售实为刷交易量,或根据订单来生产,承诺发货时间自然难兑现。
对于“双11”期间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市场监管总局11月10日向电商平台企业发出《“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主要有九方面内容,包括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规范促销行为、严格加强广告内容审核、严格规范直播行为等。上述种种低价销售乱象,显然也是规范之列,平台是否落实拭目以待。
从电商平台到监管部门再到消费者,都应以“邪不胜正”的姿态应对“双11”低价销售乱象。从平台角度来说,既要对平台商家销售行为加强监督,确保低价销售不只是促销话术,而是实实在在兑现承诺,也要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加大惩戒力度。因为只有维护消费者权益,平台才有口碑和客流。
从监管角度而言,一方面,要对各个平台的直播间和店铺的促销行为加大监督力度,及时查处违规销售行为;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投诉侵权行为提供更多便利。因为“双11”期间及“双11”结束后几天,往往是消费者投诉高峰期。尽量做到每一起消费投诉都能受理并给出满意处理结果,将倒逼商家规范销售。
作为消费者,一旦遭遇侵权,应当及时进行维权,既能减少自己损失,也能让不良商家付出成本。比如一些消费者发现侵权问题后,进行退单退货等处理,就让商家目的落空,还要付出快递、人工等成本。只要平台、监管部门、消费者都能对“双11”期间的销售乱象说“不”,显然不良商家的企图很难得逞。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