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箱叠堆、桥吊林立、卡车穿梭……站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办公楼顶层的观景平台,码头的繁忙日常在眼前铺开。很难想象,十多年前,这里曾经一片萧条。
自2008年中企获得两个集装箱码头的特许经营权以来,比港逐渐走出风雨飘摇。2016年,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企再接再厉,收购比港港务局67%股权并接手港务局经营,业务范围从集装箱码头拓展到整个港口。
如今,在中方和希腊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比港已从一座支线小港跃升为地中海东部第一、欧洲第四大港,也成为连接中东欧腹地的交通枢纽,营收和利润有望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这场“逆袭”是怎样实现的?
雪中送炭
从雅典市中心出发,向西南开车约30分钟就可到达比港。它是希腊最大港口,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扼守通往欧亚非的主要航道,被誉为“欧洲南大门”。
“从2009年10月1日起,中方开始对比港集装箱码头的经济效益负责,码头管理仍由原管理方比雷埃夫斯港务局负责,直至2010年6月1日。”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继航说,在中方全面接管之前,码头经历了8个月的过渡期。
这8个月正是中远海运比港投资的困难期。一方面是设备老化,集装箱码头的桥吊只有4台能勉强运转。另一方面是人心不稳,当地人仍对码头交给中国公司经营心存疑虑。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的夹击,希腊经济陷入衰退,码头经营陷入泥沼,处于亏损状态。
面对一连串考验,初来乍到的中方管理团队也曾内心忐忑,但没有停下脚步。一边添置新设备,抢修老设备,开拓国际市场,提升码头效率;一边大量起用希腊员工,并向当地社会承诺,比港永远是希腊人的比港,工作机会永远会留给当地人。
“这个决定足以打消人们对中方管理层的疑虑。”一头银发的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塔索斯·瓦姆瓦吉迪斯说。他自称“比雷埃夫斯的孩子”,16岁开始从事海运,至今已有50年。
更让当地人惊讶的是,2010年9月起,距离中方接管仅3个月后,集装箱码头便开始连续实现单月盈利,仅用两年就弥补了之前的全部亏损。“他们(中方)做到了多年来我们想做而没做到的事情。”瓦姆瓦吉迪斯后来一直很感谢中国人,将中国人称为“真正的朋友”。
“注意实施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这是习近平主席此前就“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要求。中远海运在比港的投资正契合这一目标。
优势互补
集装箱码头业务只是中远海运在比港“大展身手”的起点。
2016年,中远海运收购比港港务局67%股权,同年8月开始接手港务局经营。新成立的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PPA)在当地的业务不仅仅是集装箱码头,还包括邮轮码头、渡轮码头、汽车船码头、船舶修理、修造船、物流仓储等板块,形成覆盖航运、港口、物流的整条产业链,管理的海岸线长达24公里。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接管整个港口,既是难得机遇,也是艰巨挑战。但是,中远海运很快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但比港仍是地中海乃至欧洲地区表现抢眼的港口。2021年和2022年,比港连续两年实现经营业绩创1930年以来的历史纪录。
面对航运市场的起起伏伏,比港为何能保持稳健步伐?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曾港表示,比港项目是中远海运与希腊比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公司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始终秉持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理念,为比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作为希腊最大港口,比港具有很高的商业和投资价值。”俞曾港说,中远海运的专业经营能力和产业链协同优势能给比港带来高速发展。在2009年投资比港之初,中远海运就把地中海中转箱量转移到比港,开启了比港集装箱业务的高速发展道路。
海陆交汇
“流量”增长的背后,也深嵌着比港关于“发展方向”的思考和探索。
在比港火车站,从货轮上卸下的层层叠叠的集装箱又被龙门吊装上火车,准备转乘中欧陆海快线运往中东欧腹地。
比港向海而生,而今更是由海向陆,成为集海运、铁运、能源、服务于一体的中欧主要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2014年,中远海运依托比港码头原有的铁路线,连入欧洲铁路网,打造贸易新通道,打通陆海联运“最后一公里”。2017年1月,由中远海运启动的首列装载中国货物的火车由比港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中欧陆海快线正式开通。比港由此成为“一带一路”海铁联运欧洲的交汇点。
目前,中欧陆海快线已开设有四条通道,沿途覆盖9个国家、7100万人口。双向联运连接亚洲和欧洲,有力提升沿途国家的物流水平。“靠岸的货物从比港出发,经这条铁路直达欧洲腹地只需3至4天,比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的传统路线节省7至10天,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萨瓦斯·萨诺齐迪斯说。
在汽车船码头,停车坪上从各地运来的新车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头,其中有不少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如比亚迪、奇瑞等。“近年来,汽车船码头业务量持续增长。平均每天的汽车处理量超过1000辆,高峰时可达3000辆。”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汽车船码头副总经理帕特里夏·吉古说。
“现阶段,港口数字化建设成为公司推进的一项重点。”俞曾港介绍,今年上半年,比港已完成覆盖全港区的集中式数字化监控平台,正在实施“智慧港口”项目,包括绿色基站建设、岸桥远程控制、无人机远程巡检等数字化设施和场景,希望将比港打造成地中海5G港口典范。
民心相通
看着比港一天天走向繁荣,“比雷埃夫斯的孩子”瓦姆瓦吉迪斯很是感慨。他认为,这源于中国和希腊有着共同愿景,就是将比港打造为全球海上贸易纽带、欧洲重要贸易门户,让两国民众相互获益。虽然中国和希腊相距遥远,语言不通,但这一愿景超越了一路的阻碍。
他的小儿子阿吉里斯也在比港上班,从事财务工作,同样为中国同事点赞。他告诉记者,中国同事给他很多帮助。他们的知识分享是他职业生涯的一笔财富。
相互理解,和谐相处,这样的例子在比港不胜枚举。
接受采访时,萨诺齐迪斯特意“秀”了他的中文,“你们好”。他说,2019年时比港曾有一个中文教学点,很多希腊员工去那里学中文。他只会说一点点,但他喜欢中国文化,比如喝中国茶、收藏中国画等。他很想带女儿去上海旅行。他认为,中国和希腊一样,都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这有助于两国民众相互理解。
“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也是生存之道。”王继航说,中远海运带来了中国式的温情与和谐。“我们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每逢盛大节日举办庆祝活动,每年评选4名‘洋劳模’奖励他们‘中国游’,允许困难员工预支部分工资等。此外,我们也积极回馈当地社区,向社区和慈善机构等捐赠,还向孤寡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早些时候,比港为当地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300个、间接就业岗位1.2万个,带动希腊GDP提高1.56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希腊人想要加入我们公司工作。”萨诺齐迪斯特意用中文告诉记者。
站在码头尽头,可以看到比港蜿蜒的海岸线上巨轮来往。这里联通的不仅是资源、信息和贸易,还有人心。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正与希腊以及世界各国,乘着命运与共的大船,一同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文/安峥 刘锟
编辑/倪家宁